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剑门山

剑门山

亦名梁山。即剑山。在今四川剑阁县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33剑门县: “梁山,在县西南二十四里。即剑门山也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84剑门县: “大剑山至此有隘束之路,故曰剑门。” 《明一统志》 卷68保宁府:大剑山 “其山峭壁中断,两崖相嵚,如门之关,如剑之植,故又名剑门山”。今山东北—西南走向,长达七十余公里。主峰大剑门在剑阁县北。有七十二峰,极为壮观。三国时,蜀将姜维退屯剑门以拒魏将钟会,即此。


又称大剑山。在四川省北部剑阁县境内。由大剑山(古名梁山)和小剑山组成,呈东北—西南走向,为龙门山余脉。山体主要由砂岩、砾岩构成,北陡南缓。山峰北侧全为断崖峭壁,如天然城墙。海拔1000米左右,最高峰1248米。大剑山东北坡峭壁中断,两崖相峙,宽仅20米,似剑劈开,称为剑门,山名因之。自古有“剑门天下险”之说,历为自陕西入川最后门户,兵家必争之地。剑门蜀道,指从陕西省宁强入川,至广元、剑阁、梓潼的古栈道,绵亘150余千米,地势险要,自古有“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”之说。以剑门关为中心,众多名胜古迹组成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,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辟有国家森林公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临川场

    在今海南省三亚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琼州府二》: 临川盐场 “在崖州 (治今崖城镇) 东八十里,即宋临川镇故址。……明洪武中置。今裁”。

  • 少海

    ①或作沙海。故址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。乃战国时魏王著名台池之一。《战国策·东周策一》:颜率曰,“梁之君臣欲得九鼎,谋之晖台之下,少海之上”。隋初曾复旧迹,习舟师以伐陈,平陈之后,立碑其侧以纪功。唐时己堙

  • ①即厉。西周国名。姜姓。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。《左传》: 桓公十三年 (前699),楚屈瑕伐罗,“楚子使赖人追之”。杜注: “赖国,在弋阳随县。”又,昭公四年 (前538),楚子 “遂以诸侯灭赖”。《公

  • 牛头朝那山

    在今内蒙古固阳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景龙二年(708)三月,“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筑三受降城于河上……拓地三百余里。于牛头朝那山北,置烽候千八百所,以左玉钤卫将军论弓仁为朔方军前烽游奕使,戍诺真水为逻卫

  • 深江站

    即今湖北仙桃市西八十里深江站乡。明设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沔阳州 “汉津驿” 条: “ 《志》云,州有深江、剅河两驿。今俱革。” 清属潜江县。光绪 《潜江县志》 卷4 《市镇》: 深江站 “在县东十

  • 柳塘

    在今浙江湖州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湖州府: “柳塘在府北三里,孙吴时所开,本名青塘,梁太守柳泽重浚,因易今名。”

  • 七防关

    在今甘肃康县东北云台镇(白马关)东五里。明属阶州,设巡司于此。

  • 咸阳郡

    十六国前秦皇始二年 (352) 置,治所在长陵城 (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三十里怡魏村附近)。北魏太和二十年 (496) 迁治池阳县 (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二里),属雍州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咸阳市及泾阳、礼泉县地。

  • 泞泥河

    又作宁尼河。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东北,为结雅河支流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: 泞泥河 “在黑龙江城东北一千二百五十里。源出北兴安岭,南流入精奇哩江”。

  • 小中甸土千总

    民国属中甸县,在今云南中甸县东南小中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