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利村
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境黑水河东岸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扶州万全县: “隋废 (上安) 郡为尚安县。旧治刺利村,长安二年移治黑水堡。至德二年八月,改为万全也。”
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境黑水河东岸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扶州万全县: “隋废 (上安) 郡为尚安县。旧治刺利村,长安二年移治黑水堡。至德二年八月,改为万全也。”
一作甲日宗。即今西藏曲松县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拉加里宗。1960年改设拉加里县。1965年改名曲松县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曲松县拉加里。1960年撤销,改置拉加里县。
①即今江西奉新县西北七十里白沙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后废。②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南。产海盐。《清一统志·廉州府》 “海北盐场”引《县志》:“白沙场在县东南八十里……皆明洪武中建。本朝并为白石一场。”③即今四川古
即今云南易门县西绿汁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易门县:九度河“在县西。即禄丰县之大溪也,流入县境,为九度河。下流入元江府界”。
在今西藏东南部。东邻缅甸,南邻印度,西界区域名称珞渝。“下察隅”藏语意为杂人居住的下谷。主要居民是藏族和僜人。地势北高南低,河谷地区受印度洋暖流影响。森林资源丰富,亚热带植物种类繁多,有多种野生动物,
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北白帝镇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7夔州: 杜少陵故宅 “东屯有青苗陂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69夔州府奉节县: 青苗陂 “在瞿唐东。蓄水溉田,民赖其利”。唐杜甫 《夔州歌十绝句》 诗云:“东屯
即多云镇。今湖北罗田县东北九十四里僧塔寺镇。清置千总驻防。光绪 《罗田县志》 卷4 《兵事》: 同治三年 (1864) 五月,捻军攻占罗田县城,知县王臣弼 “临阵受伤,退保多云镇,同僧塔汛千总吴必昌招
在今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抚宁县:五花城在“县东百里, 山海卫治西南。其城连环五座若五花然。相传唐太宗征辽时筑”。
明、清蒙古部名。明代汉文文献译为 “罕哈”,清代译为 “喀尔喀”。明中叶,蒙古达延汗分其地为左、右翼各三万户,喀尔喀为左翼三万户之一,因地在哈剌哈河 (Qalqa) 流域而得名,封其子阿勒楚博罗特、格
金初改宋京东东路置,治所在益都府(今山东青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泰山以北,沾化、商河、禹城、长清以东及沂河流域和江苏沭阳以东,淮河以北地区。金末废。金改宋京东东路置,治益都府(治今山东青州市)。因地处
南齐置,属雍州宁蛮府。治所在赭阳城(今河南方城县东六里)。北魏太和二十二年(498)改为襄城郡。南朝齐高帝置,治赭阳城(今河南方城县东)。辖境约当今河南省方城县一带。属雍州。北魏改置为襄城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