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凤山县

凤山县

①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)置,属台湾府。治兴隆庄(今台湾高雄市北左营区)。乾隆五十三年(1788)移治今高雄县(凤山市)。光绪二十一年(1895)被日本侵占,县废。

②1919年改东兰土州同置,属广西田南道。治所即今广西凤山县。刘介《广西县名考察述略》:凤山县“以凤山为县名”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

③1933年伪满升凤山设治局置,驻凤山屯(今黑龙江通河县西北凤山镇)。1939年撤销,并入通河县。1947年复置凤山县。1949年撤销,并入通河县。


(1)古旧县名。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年)置,治兴隆里(今台湾高雄市北旧城)。属台湾府。以山得名。乾隆五十二年(1787年)移治今高雄县凤山市。光绪十三年(1887年)改属台南府。二十一年为日本侵占,1924年改设高雄市。(2)旧县名。1947年由凤山设治局升县,治凤山屯(今黑龙江通河县西北凤山镇)。1949年撤销,并入通河县。(3)今县名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。属河池市。面积 1743 平方千米。人口18.9万。辖1镇、10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。《广西县名考原述略》:凤山县“以凤山为县名”。北宋置凤山哨,属羁縻兰州。南宋置罗博土州,治今县西南平乐,属庆远府。元属庆远南丹溪洞军民安抚司。明废罗博土州,为东兰州地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置凤山土分州,属庆远府。1914年属田南道。1926年置凤山县,直隶广西省。1949年属百色专区,1965年属河池专区,1971年属河池地区,2002年属河池市。地处桂西北山原,地形以山原化山地为主,地势北高南低。盘阳河、巴英河、坡心河流经境内,其中坡心河为广西最长的地下河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玉米、稻、豆类、红薯、木薯等为主。矿产有金、硫黄、煤、水晶、石灰石、花岗石、大理石等。工业有采矿、水泥、酿酒、农机等。有公路通巴马、东兰、百色、天峨等地。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云峰洞、鸳鸯湖、江洲仙桥、凤阳关和纪军岩、将军山、坡心长寿水源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陵郡

    ①汉高帝改黔中郡置,治所在义陵县 (今湖南溆浦县南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沅江流域以西,贵州东部及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,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,湖北鹤峰、来凤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等地。东汉移

  • 天井汪

    在今山东费县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费县:天井汪,“《志》云:源自平地涌出,其下流即涑水也”。

  • 冯水

    ①又名缭水、上缭水。即今江西永修县西南潦河。东北流入赣江。《寰宇记》卷106洪州奉新县:冯水“又因迁江东冯氏之族于海昏西里,赐之田曰冯田,冯田水因名之”。《清一统志·南昌府一》:冯水“《县志》,亦名奉

  • 安东城

    在今云南大理市东,凤仪镇东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赵州:安东城在“州东二里。《滇略》云:蒙氏安东将军李专珠所筑”。

  • 库苏古尔乌梁海旗

    清康熙间置,属唐努乌梁海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欠德曼温都尔。

  • 蒙庆宣慰司

    元泰定四年 (1327) 置蒙庆宣慰司都元帅府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者线蒙庆甸 (今泰国北部昌盛)。辖境约当今泰国北部清莱府和缅甸景栋地区。至顺二年 (1331) 降为军民府。

  • 北平省

    明洪武二年(1369)分河南、山东两行中书省置北平行中书省,治北平府(治今北京市)。简称北平省。九年(1376)改为承宣布政使司。永乐元年(1403)罢布政使司,以所领直隶北京行部。十九年(1421)

  • 伊克乌兰和硕河

    即今青海刚察县沙柳河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青海:“伊克乌兰和硕河,源出巴颜山,南流入青海。”

  • 阳城郡

    北魏孝昌二年(526)置,属司州。治所在阳城县(今河南登封市东南告成镇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登封县地。东魏天平初属洛州。隋开皇初废。(1)北魏孝昌二年(526年)置,治阳城县(今河南登封市东南告成镇)。辖

  • 晴川阁

    在今湖北汉阳城区龟山东麓。《清一统志·汉阳府》: 晴川阁 “在汉阳县东北五里。明知府范之箴建”。取唐崔颢 《黄鹤楼》 诗 “晴川历历汉阳树” 之句为名。在湖北省武汉市龟山东端禹功矶上,与蛇山矶头上的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