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冷水河

冷水河

①在今陕西白河县西南一百六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兴安府一》:冷水河“源出五条岭,北流去县六十里入汉。亦曰大冷水。又小冷水河,在县西九十里。源出长冈岭,西流入冷水河”。

②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黄平州:“冷水河在城东,水白而寒,三伏亦不可涉,下流亦入两岔江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党河

    即今甘肃敦煌市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之党河。《清一统志·安西州》: 氐置水,“今有党河,亦名锡尔噶勒津诃,发源敦煌县东南山中,北流二百余里,折西流百余里,会南来之一水,又折北流达沙州旧城之东,新城之西

  • 雷坛 (壇)

    在今湖南祁阳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祁阳县 “三吾驿” 条下: “又雷坛,在县西七里。其地山岩高数十丈,可容百余人。洞南有石门。又南数十步石岩通窍,泉涌其下。昔尝建道观于此,因名。”

  • 斧头湖

    一作釜头湖。在今湖北武昌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》: 斧头湖 “汇嘉鱼、咸宁诸县水,至金口入江”。又称东湖。湖形似斧,旁有斧头山,故名。在湖北省武汉、嘉鱼、咸宁三市县间。由斧头湖、枯竹湖、东湖、向阳

  • 白家屯

    在今河北景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景州:白家屯:“(明)天启中,……牛朝利等退保白家屯,掘深壕,伐木为堑,固守以拒官军。”在今河北省景县北。明天启中,义军首领丁志宏转战于阜城、武邑间,为明军所害。其部

  • 圣驾墩

    在今江西都昌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4南康府都昌县:圣驾墩“在县治西三里。明太祖征陈友谅,驻跸于此,军士筑土为墩, 一夕而成,因名”。

  • 中路中左末旗

    即赛音诺颜部中左末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策策尔勒格西北北特,大临河西岸。

  • 嵩盟部

    宋大理改长州置,属善阐府。在沙礼卧城(即今云南嵩明县)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嵩明州: “昔汉人居之,后乌、白蛮强盛,汉人徙去,盟誓于此,因号嵩盟。今州南有土台,盟会处也。” 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: “乃诸

  • 张桓侯庙

    俗称张飞庙。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云阳镇城外长江南岸飞凤山麓。祀三国蜀汉名将张飞。飞死后谥桓侯,故名。明嘉靖《云阳县志》卷上:张桓侯庙“在治江南飞凤山隅。汉末建。元顺帝敕修。国朝重修,嘉靖十八年知县杨鸾、主

  • 结安峒

    南宋置,属太平砦。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东北结安。元升为结安州。南宋置,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东北结安。元升为结安州。

  • 深溪

    ①在今浙江安吉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孝丰县: “深溪在县 (治今安城镇) 西南四十里。於潜山之水流出此,合苕溪。”②在今浙江德清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德清县: 深溪“在县西南三十五里。杭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