冈里木孙山
在今西藏日土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:冈里木孙山“在鲁多克城西北三百八十里,山甚高险, 自遮达布里山绵亘而北,至此为阿里之北界”。“冈里”藏语意为雪山,“木孙”突厥语意为冰。
在今西藏日土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:冈里木孙山“在鲁多克城西北三百八十里,山甚高险, 自遮达布里山绵亘而北,至此为阿里之北界”。“冈里”藏语意为雪山,“木孙”突厥语意为冰。
又名下溪、 夏溪。 即今江苏武进县西南夏溪镇。清光绪 《大清帝国全图》 江苏省图: 武进县西南有溪。 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金坛县东南有“溪镇”, 并记: “
在今新疆和田县南阿合阑干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9:阿吉阑干“柴草无多,有三大石,倚石砌有围墙数个”。
即今福建漳浦县东南月屿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移青山巡司于此。清初废。
在今广东潮阳市东东山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:双忠祠“在潮阳县东山,祀唐张巡、许远,宋文天祥过此,书“沁园春”词于壁。又祠左有大忠祠,祀文天祥”。
①一作赤墈。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南赤坎镇。明、清设松柏巡司于此。②即今广东湛江市(赤坎区)。清道光《遂溪县志》卷4:赤坎埠在“县东四十里。商旅穰熙,舟车辐辏”。光绪二十五年(1899)法国强租广州湾,租借
即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东南莲花镇。清光绪 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恭城县图: 东南有莲花墟。
1942年陕甘宁边区由靖边、定边、志丹三县及甘肃庆阳县析置,属陕西省。治吴起镇(今陕西吴旗县)。1943年曾改名吴起县,后以习惯仍称吴旗县。1949年9月撤销。1950年复置吴旗县。在陕西省西北部、北
1914年改东安县置,属广东粤海道。治所即今广东云浮市。县西南有云浮山,故名。1920年直属广东省。1992年改设云浮市。旧县名。1914年改东安县置,治今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。1992年撤销,改设云浮
即泰山。在今山东泰安市北。古以为诸山所宗,故称 “岱宗”。《尚书· 舜典》 说: 帝舜“东巡狩,至于岱宗”。《史记· 五帝本纪》 说,黄帝曾登 “岱宗”。即此。《封禅书》: “岱宗,泰山也。”即泰山。
即傅宅市。今浙江浦江县东北四十里白马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