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关索岭

关索岭

①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东。势极高峻,周围百余里。为滇黔通道。上有关索庙。据明王士性《黔志》:“关索岭,贵州极高峻之山,上设重关,挂索以引行人,故名关索。”另据《徐霞客游记·黔游日记一》 说:“索为关公子,随蜀丞相诸葛南征, 开辟蛮道至此。”遂有“关索岭”之名。

②在今云南澄江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澂江府》:关索岭“在河阳县西北十里。山阜高数百丈,险峻难渡,若关隘然,牵绳而过”。

③一名小关索岭。在今云南寻甸县东北。相传三国蜀汉诸葛亮进军南中时曾屯军于此。


(1)在贵州省西南部,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东境。东北—西南走向,长17千米。山体由石灰岩构成。最高峰囤落坡,海拔 1440 米。东侧坝陵河河床深切,自河谷至峰顶高差600余米。南段为滇、黔古驿道,有“滇黔锁钥”之称。明初用兵之地。《明史·吴复传》:洪武十五年(1382年),吴复克关索岭,又取其旁土寨数十,即此。今尚存古关卡城门、龙泉寺、马刨泉、御书楼等古迹。中段为斗母当河切断,形成滴水潭(滩)瀑布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黄果树瀑布风景名胜区组成部分。(2)在今云南省澄江县西北。因山岭险峻,若关隘然,攀登必牵绳索而过,故名。山上有关,明宣德中曾设巡检司于此。(3)一名小关索岭。在今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北。岭路盘曲,旧曾设关戍守。相传三国蜀汉诸葛亮进军南中时曾屯驻于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曷山

    ①即褐山。今安徽芜湖市北临江之四褐山。《新五代史·吴世家》: 中和三年 (883),“ (杨) 行密乃引兵攻 (赵) 锽,战于曷山,大败之”。天复二年 (902),“冯弘铎叛,袭宣州,及田頵战于曷山,

  • 乖西府

    元皇庆元年 (1312) 置,属八甸顺元宣慰司。治所在今贵州开阳县西北。明洪武五年 (1372)改置乖西长官司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开阳县西北。辖境约相当今开阳县及其附近一带。明洪武五年(1372年)改为

  • 大涧水

    即今山西古县北涧河。《水经·汾水注》:“涧水东出谷远县西山,西南径霍山南,又西径杨县故城北。……其水西流入于汾水。”

  • 罗罗关

    亦作倮㑩关。 明置, 属宁番卫。 在今四川喜德县西北深沟乡境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73四川行都司: 沙陀关、罗罗关 “俱在宁番卫城东一百七十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宁远府二》 “沙沱关” 条内:

  • 纳丹府城

    在今吉林磐石县东南黑石镇境那丹佛勒古城。明于此置驿站。明《辽东志》卷9:开原东陆路至朝鲜后门有“纳丹府城”。清作那丹佛勒城。

  • 曹奂墓

   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城南彭城村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三少帝纪》 载: 魏甘露三年 (258)封曹奂为常道乡公。五年高贵乡公曹髦卒,曹奂即皇帝位。在位五年禅于晋,封陈留郡王。晋太安元年(302) 卒,葬于

  • 巴彦县

    1913年改巴彦州置,属黑龙江省绥兰道。治所在巴彦苏苏(今黑龙江省巴彦县)。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。1945年划归嫩江省。1949年划归松江省。1954年划回黑龙江省。在黑龙江省中南部。属哈尔滨市。面

  • 郧关

    西汉置,即今湖北郧县。《史记· 货殖列传》: “南阳西通武关、郧关。”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汉中郡长利县: “有郧关。”

  • 古松驿

    明置,在今四川松潘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松潘卫:古松驿“在卫治南”。

  • 松树塘

    一名招摩多。即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东南松树塘。清乾隆 《西域图志》 卷9: 松树塘“蒙古语名招摩多,在奎苏东南九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