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阳县
金析东明县置,属曹州。治所在流渠城(今河南兰考县东南八里)。取其首乡曰兰阳为名。元至正十七年(1357)徙治韩陵(今兰考县东北五里),属汴梁路。明洪武元年(1368)徙于马邨(即今兰考县),属开封府。清道光四年(1824)改为兰仪县。
古县名。金天兴元年(1232年)置,治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谷营东。属曹州。元属汴梁路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徙治今兰考县。属开封府。清道光四年(1824年)仪封厅并入,改为兰仪县。
金析东明县置,属曹州。治所在流渠城(今河南兰考县东南八里)。取其首乡曰兰阳为名。元至正十七年(1357)徙治韩陵(今兰考县东北五里),属汴梁路。明洪武元年(1368)徙于马邨(即今兰考县),属开封府。清道光四年(1824)改为兰仪县。
古县名。金天兴元年(1232年)置,治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谷营东。属曹州。元属汴梁路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徙治今兰考县。属开封府。清道光四年(1824年)仪封厅并入,改为兰仪县。
一作若耶山。即今浙江绍兴县东南四十四里化山。越王勾践曾移葬其先君夫镡冢于此。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 分道击东越,一军出若邪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刘繇传》 裴注: “山阴县民去治数十里有若邪中在山谷间。
在今老挝北部孟乌怒。版纳勐乌、乌得为明代车里宣慰司所辖十二版纳之一。清雍正三年(1725) 置勐乌土把总,属宁洱县。光绪二十一年(1895) 被法国割占。
1923年析拜泉、青冈二县地置,属黑龙江省龙江道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明水县。1929年改为明水县。1923年由青冈、拜泉二县析置,治三里三镇(今黑龙江明水县明水镇)。1929年升县。
一名雉山。在今广西桂林市区南雉山岩。南宋范成大 《桂海虞衡志》: “雉岩亦江滨独山。有小洞,洞门下临漓江。” 明张鸣凤 《桂胜》 云: 雉岩“下饮江水,其土侧起,有昂首欲飞之势,名或因之”。
在今陕西白河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兴安府一》:白石河“源出县南一百二十里南竹山,东北流去县一里入汉。亦名大白石水。又小白石河,在县东南九十里。源出申公岭,北流入白石河”。白河县以此名。
即今黑龙江省北安市。1932年龙镇县移治于此。1939年为伪满北安省会。1945年为黑龙江省会。1949年省治移齐齐哈尔市,北安县仍属黑龙江省。1960年于此改置北安市。
即今四川巫山县西之大溪河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(鸟飞)水出天门郡溇中县界,北流径建平郡沙渠县南,又北流径巫县南,西北历山道三百七十里,注于江,谓之鸟飞口。”《清一统志·夔州府一》 云此水为大溪河,发源
即今广东普宁市东北洪阳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普宁县: “万历十 (三) 年移治黄坑,以洋乌、水二都还潮阳。”即今广东省普宁市北洪阳。明万历十三年(1585年)置普宁县治
在今甘肃金塔县北。《元和志》卷40酒泉县:白亭海“在县东北一百四十里。一名会水, 以众水所会,故曰会水。以北有白亭,故曰白亭海。方俗之间,河北得水便名为河, 塞外有水便名为海”。
即今福建厦门市西南鼓浪屿。中隔700多米的厦门海峡与厦门对峙。开拓于元末,原名园沙洲、园沙仔,后又有李厝澳、内厝澳之称。岛上西南端海岸边有块岩石,中有竖洞,人可穿过,波涛冲击,声如擂鼓,人称之为 “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