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角山
①在今山西武乡县东南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3武乡县:八角山“以山形八角而名”。
②在今甘肃陇西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巩昌府陇西县:八角山“在县北八十里,以山岩层峙而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巩昌府一》:“在陇西县西北九十里。
峻峭㟏岈,有悬溜从石崖乱下如筛。”
①在今山西武乡县东南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3武乡县:八角山“以山形八角而名”。
②在今甘肃陇西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巩昌府陇西县:八角山“在县北八十里,以山岩层峙而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巩昌府一》:“在陇西县西北九十里。
峻峭㟏岈,有悬溜从石崖乱下如筛。”
从吉林郑家屯 (今双辽) 至通辽 (今内蒙古通辽市)。长115公里。为四洮铁路支线。1921年修筑。今为大 (虎山) 郑 (家屯) 线的北段。
即今河北馆陶县治。汉以来为馆陶县治。金废为镇。明置南馆陶巡司于此。1949年复为馆陶县治。
一作清海镇城。在今新疆沙湾县东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北庭大都护府: “又渡白杨河,七十里有清镇军城。” 即此。
①即今江西信丰县东之东河。《清一统志·赣州府一》:三江水“在信丰县东。有三源:一出安远县界,西流径新田,为新田江;一出会昌县界,西流为周坑江;一出会昌、雩都二县界,西南流与周坑江合为寺坪脑江。三江既会
在今河北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内西侧。诺尔曼·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、世界著名胸外科专家。在中国抗日战争中,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,于1938年3月到达陕北延安,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,担任军区卫
在今天津市和平区西部。泛指南京路与营口道交会口以西一带。1913年曾被法租界强占。1916年此地发生天津人民抗法爱国斗争,称为“老西开事件”。
即今江苏海门市。清乾隆三十三年(1768) 于此置海门厅。1912年改为海门县。1994年改设海门市。
在今湖北恩施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施州卫: 班鸠崖 “在卫东百八十里。崖长五十里。望之若城郭”。
明洪武初置,属师宗州。在今云南师宗县东南曲租。寻废。
在今河南孟津县东,近洛阳汉魏故城北。黄河津渡处。《魏书·孝庄纪》:“北来军士及随驾文武,马渚立义。”即此。在今河南省孟津县西。为黄河津渡处。南朝梁中大通元年(529年)尔朱荣奉魏主命南讨元颢,相持于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