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修水县

修水县

1914年以义宁县改置,属江西浔阳道。治所即今江西修水县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县有修水,因名。


在江西省西北部,北邻湖北省,西邻湖南省。属九江市。面积4504平方千米,为江西省面积最大的县。人口76.6万。辖18镇、18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义宁镇。唐贞元十六年(800年)析武宁县置分宁县,治常州亥市(今义宁镇),属洪州,以分自武宁得名。南宋建炎四年(1130年)升县为义宁军。隆兴元年(1163年)复降为分宁县,属隆兴府。元大德八年(1304年)为宁州治,属龙兴路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废宁州,改分宁县为宁县。弘治十六年(1503年)升县为州,属南昌府。清嘉庆六年(1801年)易名义宁州。1912年改州为县,属江西省。1914年因与广西义宁县同名,改名修水县,以河(境内修水)名县,属浔阳道。1927年属江西省。1949年属九江专区,1970年属九江地区,1983年属九江市。南、北九岭和幕阜两山脉绵延,修水斜贯中部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甘薯、小麦、油菜籽等,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江南林业重点县,省蚕茧、茶叶、油茶生产重点县。特产宁红功夫茶、双井绿茶。钨、金、石煤、石灰石储量丰富。工业有电力、采矿、森工、建材、丝绸、制茶、造纸等。所产赭砚、石楠木梳工艺品有名。有柯龙、羊南、修铜、万修、良复等公路,修水可通木帆船。名胜古迹有南山崖、清水岩、东岭石林、黄庭坚墓及山背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。纪念地有工农红军第一师师部、红五军军部、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和秋收起义纪念馆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冯池

    一名李泽。在今河南荥阳市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荥阳县:“卞水、冯池皆在西南。”《水经·济水注》:“济水又东南,砾石溪水注之,水出荥阳城西南李泽,泽中有水,即古冯池也。”

  • 谷阳郡

    东魏武定六年(548)改阳平郡置,属睢州。治所在谷阳城(今安徽固镇县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固镇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

  • 袁术 (術) 固

    东汉末袁术筑。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。《水经·洛水注》: 合水注于公路涧,“上有袁术固。四周绝涧,迢递百仞,广四五里”。

  • 黄沙戍

    唐置,在今青海尖扎县西。《元和志》 卷39达化县: 黄沙戍 “在县东六十里”。后废。

  • 槎滘墟

    即今广东东莞市西北槎滘村,北接增城市界。清宣统 《东莞县志》 卷21 墟市有 “槎滘墟”。

  • 大梁

    战国魏都邑。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。魏惠王九年(前361;一说六年或三十一年), 自安邑徙都于此,为当时最大的都市之一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二十二年(前225),“王贲攻魏, 引河沟灌大梁,大梁城坏,其

  • 青强 (彊) 岭

    亦名清强店。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五十里剑门镇之青树子。《宋史·王继恩传》: 淳化五年 (994),镇压李顺义军,继恩攻占研石砦,“逐北过青强岭,平剑州”。

  • 瓮 (甕) 山泊

    即今北京市西北颐和园内昆明湖。为西山诸泉汇注之湖。《元史·河渠志》: “白浮泉水在昌平县界,西折而南,经瓮山泊,自西水门入都城焉。” 清乾隆十五年 (1750) 改名昆明湖。

  • 栟角场

    民国初并栟茶、角斜二场置,在今江苏海安县东六十二里角斜镇。设场知事。

  • 孤榆树

    即今吉林榆树市。清光绪八年 (1882) 移伯都讷厅治此。三十二年 (1906) 于此置榆树县。宣统元年 (1909) 升为榆树直隶厅。1913年复降为县。民国魏声龢 《吉林地志》: “榆树县,土名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