侧水
涟水支流。源出今湖南邵东县乌龙岩古定胜寺侧,东北流至双峰县东北境入涟水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湘乡县: “侧水在县西南七十里。出邵阳县界,流经县西定胜市入涟。”
涟水支流。在湖南省中部。源于邵东县东北乌龙岩古定胜寺侧,故名。东北流入双峰县,于溪口(俗称侧水)注入涟水。长105千米,流域面积 1820 平方千米。沿河建有电站、抽水机站多座。
涟水支流。源出今湖南邵东县乌龙岩古定胜寺侧,东北流至双峰县东北境入涟水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湘乡县: “侧水在县西南七十里。出邵阳县界,流经县西定胜市入涟。”
涟水支流。在湖南省中部。源于邵东县东北乌龙岩古定胜寺侧,故名。东北流入双峰县,于溪口(俗称侧水)注入涟水。长105千米,流域面积 1820 平方千米。沿河建有电站、抽水机站多座。
①蒙古至元四年 (1267) 改武胜军置,属和溪安抚司。治所在今四川武胜县南二十里旧县。二十四年 (1287) 降为定远县。②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改牟州千户置,属威楚路。治所在今云南牟定县西北
在今泰国南部湄南河下游,其都城即泰国之佛统。 名见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0“三摩呾吒”条。义净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 卷1作杜和钵底。《通典》卷188作投和。《旧唐书·南蛮列传》 作堕和罗。
汉西域国名。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。都贵山城(今卡散赛)。《史记·大宛传》:大宛“在匈奴西南,在汉正西,去汉可万里。其俗土著,耕田,田稻麦。有蒲陶酒。多善马,马汗血,其先天马子也。有城郭屋室。其
即今四川酉阳县土家族苗族自治东部之酉水,为沅江上源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酉阳宣抚司:三江在“司东北九十里。源出酉阳山,亦曰酉水,有三小溪流合焉。又合平茶水及楠溪,东注辰州大江”。
在今浙江嵊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绍兴府嵊县: 清风岭在 “县北四十里。岩石峻险,下瞰剡溪。旧多枫木,名青枫岭,后易枫曰风”。
金承安五年(1200)改利民寨置,属兴州。治所在今河北隆化县北。泰和四年(1204)废。古县名。金承安五年(1200年)置,治今河北省隆化县北。属大定府。泰和四年(1204年)废为寨。
元置,属中书省。治所在泰宁县 (今吉林洮南市东北洮儿河北城四家子村)。辖境相当今吉林洮南市、乾安县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以北,内蒙古大兴安岭以东地。明废。
金边墙。在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北乌拉根河之北。元《圣武亲征录》载克烈汪可汗起兵来攻,铁木真“止军于阿兰塞,移辎重于失连真河上”。失连真河即今乌拉根河支流舍野日机河,“塞”在河之北,今图标为“成吉思汗
在今湖南湘乡市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汉乾祐三年 (950),楚 “马希萼又遣群蛮攻迪田。八月,戊戌,破之,杀其镇将张延嗣”。在今湖南省湘乡市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汉乾祐三年(950年)七月,楚“马希
即今陕西横山县东响水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1榆林镇: 响水堡 “旧为绥德州属砦,成化二年边臣王復议移黑河山,改名平夷堡。七年,余子俊以平夷水泉枯涸,复还故治”。清初设都司驻守。明正统二年(1437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