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代郡

代郡

①战国赵置,秦、西汉治所在代县(今河北蔚县西南)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赵武灵王“北破林胡、楼烦。筑长城, 自代并阴山下,至高阙为塞。而置云中、雁门、代郡”。西汉辖境相当今河北怀安、蔚县以西,山西阳高、浑源以东的内、外长城间地,及长城外的东洋河流域。东汉移治高柳县(今阳高县西南)。西晋末废。

②北魏太和十七年(493)改万年尹置,属恒州。治所在平城县(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八里古城村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大同市及左云县等地。孝昌中废。

③东魏天平二年(535)侨置,寄治肆州秀容郡城(今山西忻州市西北)。北齐废。


(1)战国赵武灵王置,因故代国地,故名。秦、西汉治代县(今河北蔚县东北代王城)。西汉时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阳高、浑源县以东,河北省怀安、涞源县以西的内外长城间地及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等地。东汉徙治高柳县(今山西阳高县),三国魏又徙治回代县,北部辖境内缩。十六国后燕建兴三年(388年)省。(2)北魏置,治平城(今山西大同市北)。辖境约当今山西省外长城以南的大同、左云等市县地。孝昌中废。孝文帝迁洛以前为京都所在。又历为司州、恒州治所。(3)隋大业初改朔州置,治善阳县(今山西朔州市)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马邑郡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虎塘

    在今江西湖口县东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九江府湖口县:白虎塘“水涨通舟楫,出于彭蠡湖”。

  • 峨公固

    在今陕西南郑县东南峨公山。《宋书·萧思话传》: 元嘉十年 (433) 三月,“ (萧) 承之率众军进据峨公固”。即此。

  • 中甸县

    1913年改中甸厅置,后属云南腾越道。治所即今云南中甸县。纳西语“中甸”意为酋长居住的地方,或饲养牦犏牛的地方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57年为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。旧县名。1913年置,治今云南省香

  • 润山堡

    在今广西平果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0归德州: 润山堡,“ 《图经》 云: 在州 (故治在今归德) 东”。

  • 上雒

    即上洛。在今陕西商州市。

  • 那孤儿

    又作花面国。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,与苏木都刺国接界。《明史·外国列传》:“那孤儿,在苏门答剌之西,壤相接。地狭,止千余家。男子皆以墨剌面为花兽之状,故又名花面国。……永乐中,郑和使其国。其酋长

  • 克伊勒泊

    亦作克勒泊。在今内蒙古太仆寺旗南之哈夏图淖尔和巴彦查干淖尔。乾隆《口北三厅志》卷2:乌可尔河“西北流经察哈尔镶白旗界,会随客河,西流注克勒泊”。

  • 廊下镇

    又名姚家廊下。即今上海市金山县南廊下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金山县: “廊下镇在治南二十四里。”在上海市金山区南部。面积36.2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廊下,人口1300。相传明万历

  • 白沙村

    在今广东徐闻县东南海安镇东白沙埠。《清一统志·雷州府》:黄塘港“白沙港在县东南五十里,其左为青湾港”。清设白沙炮台于此。

  • 巴彦塔拉

    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南巴彦塔拉镇。1947年科尔沁左翼中旗迁治于此。“巴彦塔拉”,蒙古语意为“富饶的甸子”。1956年科尔沁左翼中旗迁今治保康镇。集镇名。在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城东部。原名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