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代县

代县

①秦置,为代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北蔚县东北。西晋永嘉后废。

②明洪武二年(1369)改代州置,属太原府。治所即今山西代县。八年(1375)升为代州。清雍正二年(1724)升为直隶州。1912年改为代县,属山西雁门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


(1)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河北省蔚县东北代王城,为代郡治。东汉属代郡。三国魏、西晋仍为代郡治。十六国后燕建兴三年(388年)省。(2)今县名。在山西省北部、五台山西麓。属忻州市。面积 1696 平方千米。人口20.3万。辖6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上馆镇。西汉置广武县,城址在今县城西古城村,为太原郡都尉治。东汉改属雁门郡。三国魏为雁门郡治。北魏明帝移治古上馆城内,即今代县。北周大象元年(579年)移肆州治此。隋开皇五年(585年)改肆州为代州,十八年改广武县为雁门县。大业三年(607年)改代州为雁门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改雁门郡为代州;天宝元年(742年)复为雁门郡;乾元元年(758年)复改为代州。蒙古中统四年(1263年)并雁门县入代州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降州为县,称代县;八年复升为州。清初称代州;雍正二年(1724年)升为直隶州。1912年废州为代县。1914年属雁门道,1927年直属山西省。1943年山阴、代县并为山代县,后旋复分。1949年属忻县专区。1958年繁峙、代县二县合并,1961年复为原制。1967年属忻县地区,1983年属忻州地区。2000年属忻州市。滹沱河、峪河、中解河、峨河、胡峪河流经。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高粱、谷子、玉米、小麦、稻、莜麦、豆类、马铃薯、辣椒为主。矿产有铁、铜、金、钒、钛、云母、金红石、石棉、石英、长石、石墨、蓝晶石、褐煤、泥炭等。工业有电机、化工、建材、纺织、酿酒、采矿、塑料等。京原铁路和108、208国道经此。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。名胜古迹有边靖楼、阿育王塔、杨忠武祠、赵杲观、内长城、雁门关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六一泉

   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中孤山下。宋《淳祐临安志》卷8:“孤山僧慧勤,尝游六一先生欧阳公之门,东坡守郡日,见讲堂之后孤山之址,有泉枉然,甚白而甘, 因名曰六一泉, 以表思公之意。”

  • 保宁县

    ①唐天宝元年 (742) 置,属静戎郡。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。一说在今汶川县境。《寰宇记》卷80霸州: 保宁县 “去州三十里。三乡。在质台村”。乾元元年 (758) 属霸州。后废。②唐至德二年 (75

  • 塘下沟河

    在今河南正阳县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真阳县: 塘下沟河 “源出确山县东南二十五里之金牛山,流经县北,又东北入于汝”。

  • 肥城郡

    北周置,属济州。治所在肥城县 (今山东肥城市北老城)。辖肥城、蛇丘二县,相当今山东肥城市地。隋开皇初废。北周置,治肥城县(今山东肥城市)。属济州。辖境约相当今山东省肥城市一带。隋开皇初废。

  • 活路城

    唐大汗都督府治所。在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北马扎里沙里夫一带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下》 大汗都督府 “以哒部落活路城置”。

  • 资坵镇塘

    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一百一十四里资丘镇东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长阳县西有资坵镇。1980年滑坡,徙于桃山今址。

  • 梅城县

    ①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分小黄县置,属亳州。治所在今安徽亳州市西南梅城。大业三年(607) 废入谯县。②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舒州。治所在今安徽潜山县北七十里古龙鸣城内。七年 (624)废

  • 伊鲁嵩县

    1948年河南革命根据地由嵩县、伊阳(今汝阳)、鲁山三县析置,治车村(今河南嵩县南车村)。取三县首字为名。1949年撤销,复归原属各县。旧县名。豫西解放区设。1948年由河南省鲁山县的二郎庙地区与嵩县

  • 姜岭

    在今湖南醴陵市北二里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一》: 姜岭 “相传有姜士会者居此。俗讹为姜维岭。数峰屏峙如障”。

  • 郯城县

    唐元和中置,属徐州。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北。寻省入临沂县。元末复置,属沂州。移治今山东郯城县。清属沂州府。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。1925年属琅玡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在山东省东南部,邻近江苏省。属临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