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仙游寺

仙游寺

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三十五里马召乡黑水河畔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隋文帝杨坚在此建仙游宫避暑。仁寿元年(601)命大兴善寺释童真和尚送舍利至仙游宫建塔安置, 改名仙游寺。唐咸通年间改为三寺,一寺早毁,今存二寺,分隔在黑水南北两岸。南岸为仙游寺,通称南寺。现存正殿五间,前后有大小古塔四座,最大者名法王塔,为七层方形砖塔。北岸为中兴寺,通称北寺。1998年因修西安市引水工程对法王塔进行拆迁,在塔身天宫出土了石棺、鎏金铜棺、葫芦形琉璃瓶和三枚舍利子;在地宫内出土了石函、黑釉瓷熏炉、鎏金铜棺、直颈琉璃瓶和十枚仁寿舍利子等珍贵文物。


在陕西省周至县城南15千米马召镇黑水河畔。寺院三面青山环抱,一面碧水环绕,风景清幽,磊落天然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隋文帝杨坚在此建仙游宫避暑。仁寿元年(601年)十月,命大兴善寺释童真和尚送舍利至仙游宫建塔安置,改名仙游寺。唐大中年间改为三寺,黑河南岸为仙游寺,又称南寺;北岸为中兴寺,又称北寺;另一寺在宋代已毁。寺在唐、宋两代最为鼎盛。明天顺六年(1462年),由西域喇嘛桑加巴主持,复修扩建,改名普缘禅寺。清康熙二年(1663年)、乾隆和道光年间以及民国初年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修葺。现存清代大雄宝殿一座,面阔5间;东西厢房20间;隋代法王塔和明清时期和尚墓塔4座;明天顺六年所铸大铁钟一口。法王塔为四方形七层密檐式砖塔,高27.78米。1998年8—10月,因修西安市引水工程对法王塔进行拆迁。在塔身天宫内发现了石棺、鸿雁衔瑞草纹鎏金铜棺、葫芦形琉璃瓶和3枚舍利子;在地宫内出土了石函、黑釉瓷熏炉、鎏金铜棺、直颈琉璃瓶和10枚仁寿舍利子等珍贵文物。南、北寺之间有黑水潭,又名五龙潭,水深不可涉,唐代诗人岑参有“石潭积黛色,每岁投金龙”诗句。唐、宋两代文人学士如卢纶、吴道子、王勃、白居易、陈鸿、王质夫、岑参、李商隐、苏轼、苏辙等均到此游览,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。唐元和元年(806年),诗人白居易任周至县尉时,在此写下了文情并茂的不朽诗篇《长恨歌》。北宋嘉祐七年(1062年)苏轼任凤翔通判时曾两次游仙游寺,寺内现存有苏轼写的“客远红尘丛中,到此俗缘尽了;堂开白云窝里,从兹觉岸齐登”对联一副。法王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忠诚州

    唐置羁縻州,属安南都护府。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锦溪附近。后废。唐置,治今越南永福省安乐县附近。属安南都护府。后废。

  • 临嶂山

    一名城头山。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东,汉水南岸。《元和志》 卷27沔州: “晋于今州西临嶂山下置沌阳县,江夏郡自上昶城移理焉。” 南宋绍兴四年 (1134) 岳飞曾驻军于此。咸淳中,德安府亦曾迁治于此。

  • 金洋州

    元置,属巩昌等处总帅府。治所即今甘肃成县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金洋州: “本隶兴元路,戊戌岁,有雷、李二将挈民户归附,令迁至成州,自行金洋州事。” 后废。

  • 长冲铺

    明置,即今贵州毕节市西南长春堡镇。清乾隆《毕节县志》卷1:正西有长冲铺。

  • 好石桥

    在今山东青州市西南。《元史·顺帝纪》:至正十八年(1358),“不兰奚与毛贵战于好石桥,败绩”。即此。

  • 渔渡镇

    在陕西省镇巴县南部。面积93平方千米。人口9500。镇人民政府驻王家坝,人口2210。镇区旧名古鱼肚,后因渔民设渡口,更名渔渡坝。三国蜀章武元年(221年)为南乡县地;明驻通判,清设游击署。1911年

  • 锡拉巴锡河

    又作喜儿巴喜河。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流入奇集湖之礼河。清康熙 《皇舆全览图》: 黑龙江下游乞几必儿忒池有 “喜儿巴喜河”。齐召南 《水道提纲》 卷 24: 克几必儿忒池 (奇集湖)

  • 孟通山

    在今云南昌宁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7湾甸州: “境内有孟通山,所产细茶名湾甸茶,谷雨前采者为佳。”

  • 东且弥国

    汉西域国名。属西域都护府。国都在天山东兑虚谷(今新疆昌吉市南)。西域古国名。王治天山东兑虚谷,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一带。汉时属西域都护府。西汉以后,并入车师后部。

  • 萌城堡

    明置,属灵州守御千户所。在今宁夏盐池县西南萌城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2灵州守御千户所:萌城堡 “在所东南二百二十里。《舆程记》 ……又东南四十里为隰宁堡,又四十里曰萌城堡,亦曰萌城驿,与庆阳府环县接境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