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里集
即今山东齐河县西南七十四里仁里集乡。旧属长清县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1《舆图志》:长清县西北有仁里集。
即今山东齐河县西南七十四里仁里集乡。旧属长清县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1《舆图志》:长清县西北有仁里集。
亦名土京水、西阳水。在今山西孝义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汾州府》:吐京水“在孝义县西南十五里。源出吐京谷,东流入胜水”。
①古地区名。春秋晋地,战国时先后属卫、赵,相当今太行山以东的河北南部、河南北部地区。《左传》:昭公二十二年(前520),“荀吴略东阳”;《史记·赵世家》:赵惠文王十八年(前281),“秦拔我石城,王再
①五代晋天福四年 (939) 吴越置,治所在温州 (今浙江温州市)。北宋初废。②五代周显德五年 (958) 升静海镇置,治所即今江苏南通市。不久改为通州。(1)又作靖海军。五代晋天福八年(943年)吴
在今江西南康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南安府南康县: 崌岭隘在 “县东南五十里。龙南、信丰之寇每由此山,设防御为切”。
北宋置,属穰县。在今河南邓州市境。
北魏永安中置,属相州。治所在南和县(今河北南和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邢台、任县、南和等县市地。北齐废。北魏永安中析广平郡置,治南和县(今属河北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邢台、南和、任县等市县。北齐省入广平郡。
①俗名鸡冠山。在今河北承德市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承德府二》:五指山“在府东南四十里。五峰崷崪,俨如仙掌,土人称鸡冠山。山有古灵峰禅寺,寺有元至元二十四年僧居实撰《五指山大轮禅师碑》”。金末于此建五指山砦
在今天津市蓟县盘山东路。清《日下旧闻考》卷116引《盘山志》:“甘涧有三青沟,前为上甘涧,其下隔一小山,东为东甘涧,西为西甘涧。”上甘涧在盘谷寺前。东甘涧有观音庵,西甘涧有净土庵。
西汉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舞阳县西北红山之南。成帝河平元年(前28)封王立为侯国。东汉废。
当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境。《晋书·沮渠蒙逊载记》: 南朝宋永初元年 (420) 欲伐西凉,引兵攻西秦浩亹,潜还,“乃露布西境,称得浩亹、将进军黄谷”。即此。在今甘肃省永登县南。南朝宋永初元年(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