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迷河
今吉林德惠县东、九台市西之饮马河。《明史·冯胜传》:洪武二十年(1387),“纳哈出将士妻子十余万屯松花河,闻纳哈出伤,惊溃。胜遣观童谕之乃降……还至亦迷河, 复收其残卒二万余”。
今吉林德惠县东、九台市西之饮马河。《明史·冯胜传》:洪武二十年(1387),“纳哈出将士妻子十余万屯松花河,闻纳哈出伤,惊溃。胜遣观童谕之乃降……还至亦迷河, 复收其残卒二万余”。
即今陕西镇巴县南青鹤观。1933年1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陕南县治此。
即今台湾省台东县东南绿岛。连横《台湾通史·抚垦志》:“又有火烧屿者,横直二十余里,与红头屿并峙,距卑南六十里,居民五百余人。商船避风,间有至者。”因岛上居民每于夜间举火山顶,为出海捕鱼者指示目标,故名
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。东汉延熹二年(159),尚书令李玮诛梁冀有功,封金门亭侯。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。东汉延熹二年(159年)尚书令李玮因诛梁冀有功,封金门亭侯。
即南满铁路营口支线。从今辽宁大石桥(今大石桥市)至营口。
①在今辽宁浑河上游。属建州女真哲陈部。《清太祖武皇帝实录》 卷1: 丁亥年 (明万历十五年,1587),“太祖领兵往攻洞城,克之,招降其城主甲海而回”。②在今黑龙江省黑河市西北白砬子稍南。清乾隆《盛京
元置,即今甘肃天水市东社棠镇。明废。即今甘肃省天水市东社棠。元置,明废。
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北。清宣统《甘肃新通志》卷3肃州高台县图:西北有羊达子。
在今广西北流市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北流县: 通津岩 “在县之南坝乡。石山叠峙,有二门,南北相对,高敞如阙,水流环绕,石室虚明,为县之胜”。
在今安徽桐城县东南九十里,南接怀宁县界。古为安庆通往庐州的孔道。清道光 《桐城续修县志》 卷 1 《乡镇》: 罗家岭 “距棕阳四十里”。
即今福建长乐市西营前镇。清时闽县县丞驻此。民国初改置县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