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显集
即今安徽和县西南五显乡。清光绪《直隶和州志》卷4:五显集在“州西南六十里”。
即今安徽和县西南五显乡。清光绪《直隶和州志》卷4:五显集在“州西南六十里”。
1947年10月当地解放后由商南县析置,治赵川镇 (今陕西商南县西南赵川镇)。1948年5月废。旧县名。川陕解放区设。1947年由陕西省商南县析置,治赵川镇。县以镇名。1948年撤销,仍并入商南县。
在今山西襄垣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襄垣县:五巑山在“县西南六十里。山岭巉坑,因险设关,为戍守处”。古山名。在今山西省襄垣县西。《大清一统志》:其山五峰环列,中为南北往来之冲。
亦作玻瓈泉。在今江苏盱眙县东第一山下。有石龙虎,口中喷水注石池中。宋张耒 《大雪中李提举惠玻璃泉两榼二首》 诗: “栗烈残年新庆雪,玻璃美酒旧知名。” 指此。
秦置,属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白帝城。西汉为江关都尉治。东汉建安六年(201) 为巴东郡治。三国蜀汉章武二年 (222) 改为永安县。《三国志·蜀书 ·先主传》: 刘备伐吴,在猇亭惨败,“收合
一作呼孙古儿泊。在清唐努乌梁海东境。即今蒙古国库苏古勒省库苏泊。《清一统志·喀尔喀》:库苏古尔泊“在色楞格河西北六百里许,周围百余里,中有山,名魁博尔多克。其水东南流,为额赫河”。
在今甘肃灵台县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8灵台县: 保岩山 “山势峭拔,回旋百折,巅有泾台,登之望见百里外。其下尝有云雾。又有温、冷二泉出焉”。
即今河南商丘县西观堂乡。明嘉靖《归德州志》卷1 《村镇》:有“观音堂集”。清光绪《商丘县志》卷1 《市集》:“西面有观音堂,离城四十里。”
在今湖南常德市西三里。一名拱辰,以宋柳拱辰得名。曾巩有《归老桥记》。
即今河北枣强县西南二十五里卷子乡。清于此筑卷子堡城。
(臺) 在今河南封丘县东北。唐李商隐《青陵台》 诗: “青陵台畔日光斜,万古贞魂倚暮霞。”在今河南省封丘县东北。唐李商隐有《青陵台》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