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原直隶厅
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析萨拉齐厅置,属山西省。治所在大佘太(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大佘太镇)。光绪三十年(1904)移治兴盛旺(今五原县西南)。1912年改为五原县。
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析萨拉齐厅置,属山西省。治所在大佘太(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大佘太镇)。光绪三十年(1904)移治兴盛旺(今五原县西南)。1912年改为五原县。
①明置,属北平都司。在今河北唐山市东北十五里开平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滦州:开平中屯卫“旧在口北大宁沙岭,后移真定,永乐初复移建于此城,周四里,拨遵化卫军守御”。②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置,属北平
宋太宗末年分境内为十五路。至真宗时又分西川、峡路(即峡西)为益州(成都府)、梓州、利州、夔州四路,江南为江南东路、江南西路,共为十八路。经仁宗、英宗至神宗初年不变,为北宋一代维持最久的路制。北宋至道三
即古陶渠水。亦名芝川河。在今陕西韩城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一》 引《县志》:“芝川河在县南二十里。源出方山,东南流,诸山水自西南来入焉。又东过吕庄,沆水自西北来入焉。又东过芝川镇南司马岭北,合澽水入
明置,属义州卫。即今辽宁义县东北清河城子。明《辽东志》卷3:大清堡“堡南姚家屯可屯兵,细河台可按伏”。明置,即今辽宁省义县东北清河城子。属义州卫。位长城内侧。明万历四年(1576年),插汉部黑石炭、大
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古城里(旧垣曲)城内。《清一统志·绛州》:西泉“在垣曲县城内西南隅。水甚甘”。
即今内蒙古太仆寺旗西南贡宝拉格苏木。1937年为太仆寺左旗驻地。
唐贞观五年 (631) 置,后属羁縻穹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黑水、红原县境。后废。
亦名阳壶。即春秋晋瓠丘。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古城镇南五里东滩村。《魏书·裴庆孙传》:正光末,汾州胡反,庆孙率兵“深入二百余里,至阳胡城。朝廷以此地被山带河,襟要之所,肃宗末,遂立邵郡”。又称阳壶城。在今
又称中国东省铁路。即中东铁路。干线从今内蒙古满洲里市经黑龙江哈尔滨市至绥芬河市。支线从哈尔滨经吉林长春至辽宁旅顺。中东铁路曾用名。
在今广东四会市西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四会县:豸岭冈, “嘉靖中,乡人立寨其上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