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云居山

云居山

①即石经山。时有白云绕山之半麓,故名。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五十里。山有五峰,号五台。其中最高峰有云居寺,为隋沙门静琬所居。

②在今福建连江县北三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 引《福建通志》:“有莲花石,状若莲花,周围有瓣,轻摇则动,力撼反否。西麓为东岱山。”

③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泉州府永春县:云居山在“县西二十里。卓立嵯峨,若趋若伏,云常居之”,故名。

④又名欧山。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5南康军:云居山“在建昌。乃欧岌得道之处。或以山尝出云,故曰云居山。俗谓天上云居,地下归宗。又出茶号安茶,草茶中最为绝品”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2南康府:云居山“在建昌县(治今艾城)西南三十里。其山纡回峻极,上常出云,故名云居。一名欧山”。

⑤又名灵居山。在今四川安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1安岳县:云居山“在县东南十里。岩壑深秀”。在山前后分布唐、五代、北宋摩岩造像及历代碑记。


(1)在福建省连江县城东。山上兀峦幽谷,奇石怪岩。有田螺石、老翁石、童子拜观音、屏风石诸胜景。山巅有上庵寺,建于唐。寺前峭壁竖立,中镌“天上云居,人间仙境”八字。西北面有仙人迹,北面有金猫戏鼠、尼姑洗脸、和尚貌台诸胜。寺左边有“彤云碧海”四大字石刻。附近有“流米岩”。每届秋日,游者多宿上庵寺,以待翌晨登普光塔观日出。过山巅有下庵寺,建于明。山下有静益寺。(2)在江西省永修县西南。迂回峻极,顶常出云,故名。山上群峰环抱,凡十有一,俱削如城郭,而上复开豁,有湖有田。最高峰五脑峰,海拔926米。古迹有真如寺(原名云居禅院,北宋真宗赐额真如禅院)、赵州关、弘觉道场、佛印桥、谈心石(为苏轼与佛印和尚谈经之处)、将军塔(传说系唐时为纪念楚将欧岌而建,故亦称云居山为欧山)。主要风景点有试剑石、欢喜石、桃源石洞、五龙潭、温泉、仙人桥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思江

    在今广西贵港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8贵县 “泛水江” 条下: “又有武思江在县西六十里。自郁林州博白县流入界,俱注入郁江。”

  • 董里镇

    即今河北广宗县北四十里董里集乡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1广宗县图: 北有董里集。

  • 茶洞城

    在今湖南花垣县西南茶洞镇。《清一统志·永绥厅》: 茶洞城石堡 “在厅东北 (按: 当西南之误)。雍正八年设吉多坪营,置副将,嘉庆七年改移驻此”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 永绥厅,“牛角河即酉水南源,自贵州

  • 段店

    即今山东济南市西十里段店镇。 明刘�� 《历乘》 卷5: 段店在 “城西十八里,长清必由之路”。1984年设镇。

  • 原阳

    战国赵邑。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。古邑名。战国赵邑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南二十家子古城。西汉时置原阳县。

  • 南景门

    十六国北凉都城姑臧城 (今甘肃武威市城) 城门。《晋书·沮渠蒙逊载记》: “蒙逊母车氏疾笃,蒙逊升南景门,散钱以赐百姓。”

  • 派河驿

    即今安徽肥西县驻地上派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合肥县: 派河驿在 “府西四十里。路出舒城”。

  • 古望山

    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南。《清一统志·太平府》:古望山“在明江厅(治今明江镇)南五里。高百余丈,山岭平广,四旁泉流,极目百里。相传汉征交阯,常屯兵于山上”。

  • 灵谷寺

    又称大灵谷寺。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山门外中山陵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0江宁县:灵谷寺“在外城内,钟山之阳。《金陵记》:蒋山寺旧在山南,本名道林寺,梁曰开善寺,宋曰太平兴国寺,后为蒋山寺。明因孝陵奠焉,乃移于

  • 滠中

    指古滠水流域,相当今湖北孝感、黄陂二县市以南,汉江以北地区。《资治通鉴》: 晋建兴二年(314),“杜弢将王真袭陶侃于林障,侃奔滠中”。即此。即古滠水流经地。约当今湖北省孝感市、武汉市黄陂区以南,汉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