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二王庙

二王庙

亦名崇德庙、李冰祠、广济王庙。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二里岷江东岸玉垒山麓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1永康军:崇德庙李冰祠“在导江县西三十余里。《舆地广记》谓之广济王庙”。是祭祀都江堰创建者蜀守李冰庙宇,始建于南朝齐,五代后蜀先后封李冰及其子为王,清始称二王庙。今庙为清建,石壁嵌“深淘滩,低作堰”、“遇弯截角,逢正抽心”等治都江堰三字经、六字诀。


在四川省都江堰市都江堰岷江东岸玉垒山麓。是纪念都江堰的开凿者、秦蜀郡守李冰及其子二郎的祀庙。创建于南北朝,初名崇德祠,宋以后历朝敕封李冰父子为王,遂易今名。历代屡有兴废,现存庙宇为清代重建。庙内石壁嵌李冰及其后历代治水经验格言石刻碑文:“深淘滩,低作堰”;“遇弯截角,逢正抽心”等,通称治水三字经、六字诀。近年塑有李冰及李二郎像,各高数米,或坐或立,分别供于大殿及后殿内。手法简练,形象生动。后殿右侧有画家徐悲鸿、张大千、关山月等于民国时绘制的天马、玉女、黄粱梦等碑刻。1987年,在正殿右侧增塑诸葛亮等历代治堰功臣像。建筑依山取势,高低错落,朱檐飞阁,雄踞江边,气势巍峨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嘉兴州

    明永乐五年 (1407) 属交趾布政司。治所在笼县 (今越南永富省青山县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山萝省及永富省、河山平省部分地。宣德二年 (1427),地入安南。

  • 蒺藜山

    在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北。《金史·太祖纪》: 天辅元年 (1117),“斡鲁古等败耶律捏里兵于蒺藜山”。即此。

  • 苗家坪

    即今陕西子洲县东南苗家坪乡。清光绪《绥德州志》 卷2: 苗家坪 “在城西五十里”。

  • 贺水郡

    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澄州置,治所在上林县 (今广西上林县东南澄泰乡古城村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上林、马山等县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澄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澄州置,治上林县(今广西上林县

  • 棫阳宫

    战国秦昭襄王建。在今陕西凤翔县城南一带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雍县: “棫阳宫,昭王起。”《文帝纪》: 后元二年 (前162),“夏,行幸雍棫阳宫”。即此。战国秦昭襄王建,在今陕西省扶风县东北。西汉文帝后

  • 京门支路

    为京绥铁路之支路。自北京西直门站至门头沟京西煤矿。全长26公里。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) 建成。1928年后称平门铁路。

  • 石首城

    即石头城之别称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清凉山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7“石头山”条引《丹阳记》:“石头城,吴时悉土坞, 义熙初始加砖累甓,因山以为城,因江以为池,地形险固,尤有奇势,亦谓之石首城。”

  • 唐纠山

    即路山。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东北。《水经·资水》: “资水出零陵都梁县路山。” 郦道元注: “资水出武陵郡无阳县界唐纠山,盖路山之别名也。”

  • 勐 (猛) 赖

    在今越南莱州省黑河北岸的勐赖。清代为建水州辖十五勐之一,雍正四年 (1726) 设掌寨。

  • 浯屿

    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南浯屿岛。《明通鉴》: 嘉靖二十八年 (1549),“是时浙江通番出入于宁波定海间,闽人通番出于漳州浯屿间”。《明史·和兰传》:天启中,和兰 “出没浯屿、白坑、东椗……甲洲间,要求互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