乞勒尼卫
明永乐七年(1409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抚远县西喜鲁林古城。后废。
明永乐七年(1409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抚远县西喜鲁林。属奴儿干都司。后废。
明永乐七年(1409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抚远县西喜鲁林古城。后废。
明永乐七年(1409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抚远县西喜鲁林。属奴儿干都司。后废。
北魏太和十二年(488)置,属东雍州。治所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南二十里北绛村。孝昌三年(527)属北绛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翼城县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和十二年(488年)置,治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南北绛。后
①东晋义熙元年(405)置,治所在虞县(今安徽怀远县南马头城乡)。《宋书·州郡志》:“因山形立名。”南朝宋属南豫州。辖境相当今安徽怀远县等县地。后属徐州。南齐移治己吾县(今怀远县西南孔岗乡)。后迁治蕲
秦置,属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三坝乡。东汉末属巴东郡。《后汉书·刘焉传》: 兴平初,“荆州牧刘表表焉僭拟乘舆器服,(赵) 韪以此遂屯兵朐忍备表”。 即此。 西晋改为朐䏰县。古县名。秦
在今青海东境黄河上。《清一统志·青海厄鲁特》: 呼达图渡 “在西宁边外西南三百六十里。……用牛革裹木为船,以二马牵之而渡”。
北魏太和中置,治所在安德县(今山东平原县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德州、陵县、平原等市县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北魏太和中置,治安德县(今山东陵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平原、陵县、德州等县市。寻并入
西汉置,属弘农郡。治所即今陕西商州市。东汉改为上雒侯国。三国魏改为上洛县。见“上洛县(1)”。
亦作竹唐县。南朝梁置,属广业郡。治所在今江苏高邮市境。后属神农郡。隋开皇初废。古县名。南朝梁置,在今江苏省高邮市境。隋开皇初废入高邮县。
即今安徽阜南县西南方集镇。《清一统志·颍州府一》:方家集“在阜阳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汝河北岸,接河南息县界。县丞驻此”。即今安徽省阜南县西南方集镇。清嘉庆时阜阳县丞驻此。
在今山西天镇县东北约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大同府: 桦门堡 “在新平东二十里,万历九年设,十九年增修,周不及一里”。
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西金水河入长江口金口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陈永定元年 (557),“王琳至弇口,……琳据东岸,安都据西岸,相持数日,乃合战,安都等大败”。胡三省注: “弇口,弇水入江之口,正对北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