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九箕山

九箕山

在今山西洪洞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洪洞县:九箕山“县东十五里。厥状类箕,南向有九。一名土山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阳武谷

    又作扬武谷、羊武谷。在今山西原平市西北三十五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晋开运三年(946),“九月,契丹三万寇河东;壬辰,刘知远败之于阳武谷”。即“扬武谷”。

  • 绵山

    ①在今山西平定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平定州: 绵山 “在州东九十里,一名紫荆山。周三十里,泽发水出焉”。《清一统志·平定州》 云: “旧传介子推避晋文公处,中有介子推庙。”②又名介山。在今山西介休

  • 述陂城

    唐武德五年 (622) 建,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抚州府》: 述陂城 “《府志》:唐武德五年刺史周法猛筑述陂,置陂上山田百余亩,为永久修陂之费,今为小港、华家、徐陂相连,并列为五陂”。因

  • 大方盘城

    俗称河仓城。始建于汉。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北一百二十里戈壁滩上。是汉至魏晋时期我国西部防线储备粮秣的军需仓库。俗称河仓城。在甘肃省敦煌市区西北戈壁滩上,西距玉门关20千米。建于汉代,是汉至魏晋时期中国西部

  • 陆盐池

    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伊州纳职县:“南六十里有陆盐池。”《元和志》卷40纳职县:陆盐池“在州南六十里。周回十余里,无鱼。水自生如海盐,月满则盐多而甘,月亏则盐少而苦”。

  • 水名。古涣水支流。故道在今河南柘城县西北。《春秋》: 僖公二十二年 (前638),“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12柘城县: “泓水,在县西北三十五里。”

  • 牟乡

    在今山东沂南县东南。《春秋》:宣公九年(前600),“秋,取根牟”。杜注:“根牟,东夷国也。今琅邪阳都县东有牟乡。”

  • 筼筜港

    即今福建厦门市厦门岛西侧筼筜港。《明通鉴》 附编: 清顺治八年 (1651) 郑芝莞守厦门,清总兵马得功取厦门,“得功以岛屿孤悬,不敢留,出筼筜港”,即此。即今福建省厦门市筼筜港。《明通鉴》附编:清顺

  • 姜家嘴

    在今江苏丹徒县东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少陵原

    即鸿固原。又名杜陵原。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南。唐杜佑《通典》卷173京兆万年县:“有少陵原,则汉宣许后陵。”《类编长安志》卷7:少陵原“在今咸阳县南四十里,南接终山,北至滻水,西屈曲六十里,入长安县界,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