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庄岭
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北三十里。《水经·鲍丘水注》:“鲍丘水出御夷北塞中,南流径九庄岭东。”即此。
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北三十里。《水经·鲍丘水注》:“鲍丘水出御夷北塞中,南流径九庄岭东。”即此。
即岭南。又称领表、领外。指五岭以南地区。即“岭南”。
即今江苏丹阳市东三十里访仙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丹阳县:“访仙桥镇在城东三十里。”有巡司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丹阳县东有“访仙桥镇”,“访仙桥距治三十里,跨包港之曲,旧有巡检驻之”。
亦名白雾隘。在今湖南溆浦县北六十里。宋置驿。元废。《宋史·蛮夷一》:天禧二年(1018),“辰州都巡检使李守元率兵入白雾团”。即此。又称白雾隘。宋置驿,在今湖南省溆浦县北。元废。《宋史·蛮夷传》:天禧
唐置,属雅州卢山郡。在今四川芦山县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雅州有晏山城。
即今湖北房县西北板桥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房县: 板桥山镇 “在县西北百五十里。有巡司戍守”。
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上。以泉得名。为宋陈抟(希夷先生)隐处。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二》:云台观“其相近有玉泉院,宋皇祐三年陈抟建”。
唐乾元元年 (758) 改安业县置,属京兆府。治所即今陕西柞水县。寻改属商州。五代汉乾祐二年 (949) 改名乾祐县。古县名。唐乾元元年(758年)以安业县改置,治今陕西省柞水县,属京兆府。五代汉乾祐
即今江西湖口县东南文桥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3九江府湖口县:“出东门,至距城三十里之文桥。”
即今河北西北境之南洋河。 《水经·㶟水注》: 雁门水,“ 《山海经》 曰: 雁门之水出于雁门之山,雁出其间,在高柳北,……雁门水又东北入阳门山,谓之阳门水”。
即今浙江开化县西南池淮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开化县:声口溪在“县西二十里。其上流为池淮溪……池淮溪又东为声口溪,复东南流十五里注于金溪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