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九宫山

九宫山

①在今河北蔚县东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蔚州:九宫山“金章宗尝避暑于此,因名。有九宫口,路通易州,置巡司于此”。

②即今湖北通山县南八十里,与江西武宁县接界之九宫山。《太平御览》卷48引《武昌记》曰:九宫山“西北陆路去州五百八十里。其山晋安王兄弟九人,造九宫殿于此, 山遂以为名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3兴国军:九宫山“《富川志》云:九宫山乃伏虎禅师道场,其山自下而上高峰九层,故名”。清顺治初,农民义军领袖李自成败死于此。在山下牛迹岭有闯王殿。


在湖北省通山县城东南和江西省武宁县交界处。处幕阜山中段。东北—西南走向。主要由花岗岩构成。一般海拔750米,主峰铜鼓凸海拔1543米。传南朝晋安王等兄弟九人于此建宫殿九座,故名。南宋时道士张道清入山建九座宫观,明代至清乾隆达到鼎盛,为道教名山。现有真牧堂、石城门、一天门等古迹。北坡断崖高耸,多流泉飞瀑。铜鼓凸峰下有云中湖,景色优美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清顺治二年(1645年)李自成败死于此(一说李自成败走石门夹山,殁于康熙十四年〔1675年〕),山下有李自成墓。

九宫山龙潭


猜你喜欢

  • 曷山

    ①即褐山。今安徽芜湖市北临江之四褐山。《新五代史·吴世家》: 中和三年 (883),“ (杨) 行密乃引兵攻 (赵) 锽,战于曷山,大败之”。天复二年 (902),“冯弘铎叛,袭宣州,及田頵战于曷山,

  • 青石关

    ①宋置,在今陕西南郑县南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民国设县佐。②又作青石冈。在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城南二十里。由长峪道迤丽而来,接莱芜市界。《清一统志·青州府二》 载: 青石关 “两山壁立,连亘数里,山巅隘处,

  • 蒙头荡 (盪) 石

    在今四川渠县东北七里八濛山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张飞传》: 魏将张郃 “别督诸军下巴西,欲徙其民于汉中,进军宕渠蒙头荡石,与飞相拒五十余日,飞率精卒万余人,从他道邀郃军交战,山道迮狭,前后不得相救,飞遂破

  • 太平湖

    在今湖北嘉鱼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嘉鱼县:太平湖在“县南三十里。《志》云,有河泊所置于礶矶山下”。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、青弋江上游,介于九华山与黄山之间。原名陈村水库,1958年兴建,1971年建成

  • 郖津渡

    又名陌底渡。在今山西芮城县陌南镇南。为黄河渡口。《三国志·魏书 ·杜畿传》: “ (卫) 固等使兵数千人绝陕津,畿至不得渡。……遂诡道从郖津渡。” 即此。

  • 斥漳县

    西晋改斥章县置,属广平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南。北魏太平真君三年(442)废入列人县,太和二十年(496)复置,北齐废。见“斥章县”。

  • 定埠街

    原名邓步。亦名定步市。即今安徽郎溪县北四十里定埠镇,北接江苏高淳县界。北岸有镇,亦称定埠。河上有桥,连为一体,为皖苏间古镇。明嘉靖 《建平县志》 卷1 《坊乡》: 定步街 “在县北四十里。旧名邓步”。

  • 立夫暗沙

    即今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之中北暗沙,位于中沙大环礁北部边缘。西距鲁班暗沙2.7海里,是一东西向长条形暗礁。1947年命名立夫暗沙。1983年改名中北暗沙。

  • 保要镇

    唐代北边七镇之一。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境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檀州密云郡有 “保要” 镇。唐幽州粮食储贮地之一。在今北京市东北密云县境。为唐北边七镇之一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会昌元年(841年),雄武军史吴

  • 闵公山

    在今山东沂水县西北八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沂州府一》:闵公山,“《县志》:峰峦孤秀,涧壑回合,环山皆松石。相传闵子曾避地其中,故名。又有子路依栖岩,芙蓉泉出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