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沙克塔勒
一作乌沙克他拉。即今新疆和硕县东乌什塔拉回族乡。清乾隆《西域图志》卷15:乌沙克塔勒“在哈喇沙尔城东二百一十五里。自辟展西行,入苏巴什塔克口,又西南行逾库木什、阿克玛塔克、额格尔齐塔克三百四十里至其地,为哈喇沙尔东境”。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81焉耆府:乌沙克他拉驿,“回语乌沙,小也,他拉,谓柳树。居民百余家,有街市”。
一作乌沙克他拉。即今新疆和硕县东乌什塔拉回族乡。清乾隆《西域图志》卷15:乌沙克塔勒“在哈喇沙尔城东二百一十五里。自辟展西行,入苏巴什塔克口,又西南行逾库木什、阿克玛塔克、额格尔齐塔克三百四十里至其地,为哈喇沙尔东境”。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81焉耆府:乌沙克他拉驿,“回语乌沙,小也,他拉,谓柳树。居民百余家,有街市”。
为图们江北源。在今吉林和龙市西南。民国魏声龢《鸡林旧闻录》:“光绪十一年,我国遂会勘,始得勘明图们江之源:正源红丹水,北源红土山水,南源西豆水(西豆在韩境。其实北源乃石乙水,红土山水,又石乙水之北源,
在今江西金溪县西五十里浒湾镇南。始建于唐中和二年 (882),原名白云寺。南唐昇元元年 (937) 改称疏山寺。
明南京城 (今江苏南京市) 城门名。在正阳门之西。“文化大革命” 中被拆除。
一译西天南尼华罗国、华罗。在今印度卡提阿瓦半岛南部,或以为即士胡茶辣国都城所在。南宋周去非 《岭外代答》 卷3: “西天南尼华啰国,城有三重,其人早晚必浴,以郁金涂身、面,效佛金色,国人多称婆罗门。”
即今与雅砻江合流后至云南巧家县西一段金沙江。唐樊绰 《蛮书》 卷2: “蜀忠武侯诸葛亮伐南蛮,五月渡泸水处,在弄栋城北,今谓之南泸。” 唐代总名泸水,但又分为东泸、西泸、南泸。东泸又名诺矣江,即今雅砻
明置,属楚雄府定边县。在今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城内。
北魏太和四年(480)置,为仇池郡治。治所即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乡(一说在今甘肃成县西北)。北周移治今甘肃礼县西南阶陵故城。隋大业三年(607)改为上禄县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和四年(480年)置,治今甘肃
在今新疆墨玉县东北和田河西岸。《清一统志·和阗》:玛尔占鄂勒氐“在塔喀克北六十五里,和阗城东北四百二十里”。
在今广东阳西县南上洋镇河北港。《清一统志·肇庆府》: 白石港“在阳江县西一百里。一名石门港。受郎官山龙潭水, 过双鱼城南入海”。
即梅仙山。在今福建建瓯市南二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