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乌延城

乌延城

①又名乌城、乌水城。在今陕西横山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朔方县:“长庆四年,节度使李祐筑乌延……等城于芦子关北,以护塞外。”《宋史·夏国传下》:元丰五年(1082),“沈括请城古乌延城,以包横山,使夏人不得绝沙漠”。

②在今越南河内市北红河连接墩河附近。《隋书·刘方传》:“仁寿中,会交州俚人李佛子作乱,据越王故城,遣其兄子大权据龙编城,其别帅李普鼎据乌延城。”唐武德置乌延县, 属慈州。贞观三年(629)废县。


又称乌城、乌水城。唐长庆四年(824年)朔方节度使李祐筑五城以护塞,此为其中之一。在今陕西省横山县南。北宋元丰五年(1082年)沈括请复筑城以御西夏,未果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赖胥镇

    北宋置,属盘石县。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九十里。民国 《资中县续修资州志》 卷2: “镇子坝在县西九十里。古赖胥镇也。左右旧有四寺,曰东林、西岩、南岩、北岩。今废其三,仅存北岩,寺外古钟三口,有资县龙水上

  • 勺梁

    又名三梁亭。战国赵地。在今河北望都县西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 引《竹书纪年》曰:“燕人伐赵,围浊鹿。赵武灵王及代人救浊鹿,败燕师于勺梁。”即此。古邑名。战国赵邑。又称三梁。在今河北省望都县西。《古本竹书纪

  • 阿剌忽马乞

    在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西部。《元史·特薛禅传》:太祖谕按陈弟册曰:“阿剌忽马乞迤东,蒜吉纳秃山、木儿速拓、哈海斡连直至阿只儿哈温都、哈老哥鲁等地,汝则居之。”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西伊和吉仁高勒

  • 先家城

    又名纳仓宗、香沙宗、桑札宗、西泥沙、香沙。即今西藏申扎县。为后藏北部大市。清末辛亥年版《西藏新志》卷上:先家城“铺店鳞次,人烟稠密,乃此路第一市驿,繁盛无有出其右者。本驿自此岐分二支,一通札什伦布,一

  • 泫氏

    战国赵邑,即今山西高平市。《水经·沁水注》 引 《竹书纪年》: 晋烈公元年 (前419),“赵献子城泫氏”,即此。西汉置泫氏县。古邑名。战国初赵邑,后为魏邑。即今山西省高平市。《水经注·沁水》:晋烈公

  • 毕拉音河

    即今黑龙江省抚远县东南别拉洪河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2:乌苏里江“又东北毕拉彦河自西来注之。毕拉彦亦作毕兰英,出自和图喀卡兰山,合两源东注乌苏里江”。

  • 桑家镇

    清置,属兴平县。即今陕西兴平市西南四十里桑镇。

  • 上桥县

    元置,属定远府。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东北二十里高镇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置上马桥长官司。古县名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惠水县东北上马司。属定远府。明洪武五年(1372年)改上马桥长官司。

  • 昔阳

    春秋鼓国都。在今河北晋州市西。《左传》:昭公十二年 (前530),“晋荀吴伪会师者,假道于鲜虞,遂入昔阳”。孔疏引刘炫说: “肥、鼓并在巨鹿昔阳,即是鼓都,在鲜虞之东南。”春秋鼓国都城,白狄所建。在今

  • 东流县

    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(953)升东流场置,属江洲。治所在今安徽东至县西北东流镇。以大江东流为名。北宋太平兴国三年(978)改属池州。元属池州路。明属池州府。民国初属安徽芜湖道。1928年直属安徽省。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