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丹江

丹江

①为巴拉河上源。源出今贵州雷山县南苗岭,北流入清水江。清爱必达《黔南识略》卷9丹江通判:“丹江在城西,发源城南高坡上,有泉名大塘,溢而下流,合诸山之水成江,下流合台拱之小江,入于清江。沿江苗人有大丹江、小丹江之称,实只一江也。雍正六年,苗人挑绕等四十余寨据大丹江,乌叠等二十余寨据小丹江,鸡讲十余寨切近九股,与大小丹江相勾结。巡抚张广泗以八寨既平,率兵进取丹江,相度形势以乌邪为大小丹江要隘,抱得亦大丹江出没之区,乌骚则延属鸡讲,又囊猛者大丹江绾毂处也,旬日之间次第平定。”

②即丹水。今陕西宜川县西南之丹水。


汉水最长支流。在河南、湖北、陕西三省边境一带。《吕氏春秋》:“尧战于丹水之浦,以服南蛮。”即此水。源出陕西省商州市西北凤凰山东,上源有南、北两支,两支汇合于黑龙口镇后,向东南流经丹凤、商南二县境和河南省淅川县及湖北省丹江口市,于丹江口市入汉水。长390千米,流域面积1.68万平方千米。有滔河、淅川、淇河等支流。陕西省丹凤县以下可通航。下游建有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。水产资源丰富,盛产鱼类。丹江口水库风景秀丽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十里店

    在今河南荥阳市北古黄河南岸。唐、宋为河阴县地。北宋熙、丰年间因汴河口屡遭泥沙淤塞,岁岁开闭,所费不赀。遂于元丰二年(1079)开凿清汴工程, 自洛口开渠引水,经广武山北滩地至河阴十里店,注入汴河。在今

  • 石㜑堡

    明置,属会川卫。在今四川会理县东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4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:石㜑堡“在卫东南十里”。

  • 长乐山口

    一称山口镇。在今湖南汝城县南四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吉里迷

    又作吉烈速、乞烈宾、乞烈迷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中下游地区。《金史·地理志上》:“金之壤地封疆,东极吉里迷、兀的改诸野人之境。”元置吾者吉烈迷万户府。

  • 浑源州

    金贞祐二年 (1214) 升浑源县置,治所在浑源县 (今山西浑源县)。元属大同路。明属大同府。1912年改浑源县。金贞祐二年(1214年)置,治所在浑源县(今属山西)。辖境相当今浑源县地。蒙古至元四年

  • 华林水

    即今江西奉新县南黄沙港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4奉新县“龙溪水”条下:华林水“发源华林山,至冯田渡,与龙溪水合,注于冯水”。

  • 方与

    春秋时宋邑。战国属楚。在今山东鱼台县北古城集。《战国策·秦四》:“秦、楚之构而不离,魏氏将出兵而攻留、方与、銍、胡陵、砀、萧、相,故宋必尽。”方与即此。春秋战国宋邑。在今山东省鱼台县西。《战国策·秦策

  • 尧庙

    即尧祠。在今山西临汾市南五里尧庙村。《魏书·高祖纪》:太和十六年(492),“诏祀唐尧于平阳”。《水经·汾水注》:“汾水又南径平阳县故城东……水侧有尧庙,庙前有碑。《魏土地记》曰:平阳城东十里,汾水东

  • 龙泉

    ①在今北京市平谷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平谷县:“龙泉在县东南十里,成祖尝驻跸于此,饮水而甘,赐以今名。”②在今河北曲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曲阳县:“龙泉在县北五十里。突出地中,渊涵停蓄,流入唐

  • 石嘴子

    即今宁夏石嘴山市东北石嘴山。《清一统志·宁夏府二》:石嘴子汛“在平罗县境。有把总分防,与石嘴主簿同城”。1960年于此设立石嘴山市。1975年迁治大武口镇(今石嘴山市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