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汀驿
南宋淳熙中 (1174—1189) 置,属长汀县。在今福建长汀县治东。明崇祯二年 (1629)废。
南宋淳熙中 (1174—1189) 置,属长汀县。在今福建长汀县治东。明崇祯二年 (1629)废。
①在今山东昌邑市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昌邑县“都昌城”条下:“今城南五里有大营城,北五里有小营城,俗为大营、小营二村,相传即孔融与黄巾相拒处。”②即大莹城。在今山东滨州市滨城镇西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
在今湖北广水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应山县:汉东河“在县西四十里”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11应山县引《德安府志》:汉东河“会界河、黄沙水为漻水,至蜂子山入涢水”。
即今湖北枝江县西四十六里白洋镇。《清一统志·荆州府二》:白洋市“在宜都县东十里,大江北岸”。
即今北京市通县南五十里永乐店乡。当凉水河滨。清于此设义仓,并设把总驻此。
东魏武定七年 (549) 改僮阳郡置,治所在僮县 (今江苏沭阳县南六里)。隋开皇初废。东魏武定七年(549年)改僮阳郡置,治怀文县(今江苏沭阳县)。辖境约当今江苏省沭阳县沂河以南地。属海州。隋开皇初废
北宋置,属庐江县。即今安徽庐江县东南约五十里矾山镇。境内有矾山古矿。
即今江苏苏州城西南三十里灵岩山。北宋朱长文 《吴郡图经续记》 卷中: 砚石山 “其山出石,可以为砚,盖砚石之名不虚也”。南宋范成大《吴郡志》 卷15引 《越绝书》 云: “吴人于砚石山作馆娃宫。”见“
1928年改灵山县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即今贵州三穗县。据1985年版《贵州省志》(地理志上册)称:灵山县改名三穗县,是因这一年“当地有‘一禾三穗’的喜庆得名”。在贵州省东部。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。面积
①隋大业末置,治所在化明县(今安徽明光市东北)。唐贞观元年(627)废。②唐置,治所在今云南楚雄市西北四十里吕合镇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楚雄市西部地。天宝后废。③北宋太平兴国五年(980)改辩州置,治在石龙
又名桑儿园。即今河北吴桥县治。旧属山东德州。《清一统志·济南府》 “桑园镇” 条谓: “明正德中马申锡驻桑儿园招流贼刘六等即此。良店水驿置于此。有水次仓。” 1958年吴桥县迁治于此。(1)在河北省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