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临夏县

临夏县

1928年改导河县置,属甘肃省。治所即今甘肃临夏市。1950年迁治韩家集,即今治。


在甘肃省中部、大夏河下游,西邻青海省。属临夏回族自治州。面积 1212 平方千米。人口37.6万,有汉、回、东乡、撒拉、保安等民族。辖2镇、2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韩家集镇。秦置枹罕县,治今临夏市,属陇西郡。西汉属金城郡。十六国前凉置河州。元为河州路,枹罕县省入。明洪武初改置河州卫,景泰二年(1451年)复置河州。1913年改置导河县,属兰山道。1927年直属省。1928年改为临夏县,治今临夏市。1950年临夏县从今临夏市迁韩集镇,属临夏专区。1956年属临夏回族自治州,1958年并入临夏市,1961年复设临夏县,1973年临夏市并入临夏县,县治迁今市区,1983年复设临夏市,县治迁回韩集镇。地处陇西黄土高原西南。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境内草地宽广,为省大牲畜饲养基地。经济以农业为主,产小麦、青稞、马铃薯、豆类等。大理石储量丰富。工业有电力、农机、酿酒、水泥等。213国道和临循、临大公路经此。古迹有杨家河、王坪、崔家庄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长堰镇

    即今湖北黄陂县东北三十六里长堰镇。清光绪《黄安县志》卷10《兵事》:同治六年(1867)四月,捻军回走“黄陂长堰、长轩岭”。

  • 临川县

    ①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临汝县置,为抚州治。治所在今江西临川市西五里。大业初为临川郡治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复为抚州治。天宝元年(742) 仍为临川郡治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抚州治。宝应

  • 新江

    ①在今江西萍乡市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萍乡县: 新江 “唐咸通中郡守颜遐福奏开,以通湖南,才十余里而辍。故迹犹存”。②即今广东西江支流新兴江。源自广东新兴县,北流至高要市东入西江。《寰宇记》 卷

  • 王岭

    在今江西吉水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吉水县:王岭在“县北九十里。绝顶石壁高数十丈。下有小岩,高五六尺。相传五季时,彭玕作乱,常置寨于此”。集镇名。在安徽省宿松县西部。佐坝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12

  • 小陇山

    即今甘肃华亭、清水及陕西陇县境之陇山。《元和志》卷2陇州华亭县:小陇山“在县西四十里”。又同书卷39秦州清水县:小陇山“一名陇坻,又名分水岭。隗嚣时,来歙袭得略阳,嚣使王元拒之。陇坂九回,不知高几里,

  • 广德宫

    北魏行宫。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阴山后。太平真君三年(442)六月,南秦王杨难当为刘宋所败,朝于北宫。《魏书·世祖纪》 载:“先是起殿于阴山之北,殿始成而难当至, 因名曰广德焉。”

  • 坵塘关

    一作泥塘关。明置,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南。

  • 天村山

    在今广西融安县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3静江府:天村山“在古县西南一百里。山上有水,人耕田如在天上,故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永宁州:天村山“在州西南一百里。岭有田,居民耕种成村”。

  • 洞噶拉山

    即今西藏堆龙德庆县西北东嘎拉。下临拉萨河。藏语意为白山咀、白山坡。另据清乾隆 《卫藏通志》 卷3称: “布达拉西三十里,耸峻连霄,高四百余丈。唐古忒语谓海螺曰洞噶,山形似螺,故名。” 古时上修碉卡,形

  • 太鲁水

    亦作他漏河、太岳鲁水。即今内蒙古东北部和吉林西北部嫩江支流洮儿河。源出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大兴安岭,东南至吉林镇赉县东南入嫩江。唐贞观初以奚族度稽部为太鲁州,即在此河流域。古水名。又作太沵河、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