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丰顺县

丰顺县

清乾隆三年(1738)析海阳、揭阳、大埔、嘉应地置,属潮州府。治所在今丰顺县北丰良镇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:丰顺县,“治丰顺镇, 因以为名”。民国初属广东潮循道。1920年直属广东省。1949年迁汤坑镇(即今丰顺县治)。


在广东省东部、韩江上中游。属梅州市。面积 2826 平方千米。人口66.5万,其中畲族300多,为广东侨乡。辖24镇。县人民政府驻汤坑镇。清乾隆三年(1738年,一作四年)析揭阳、海阳、大埔、嘉应州等部分地置县,属潮州府,设治丰顺镇(今丰良镇),以镇名县。1914年属潮循道。1920年属广东省。1949年属兴梅专区,迁治汤坑镇。1953年属粤东行政区,1956年属汕头专区。1959年撤县分属揭阳、大埔县。1961年复县,仍属汕头专区。1965年属梅县专区,1970年属梅县地区,1988年改属梅州市。在莲花山东麓,最高处为北部的铜鼓嶂,海拔1559米。东部的韩江中下游谷地和南部的北河谷地有小块平原。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主产稻、甘薯,并产甘蔗、木薯、花生、大豆、烟草、药材,盛产蘑菇。林产多为马尾松、杉、竹,并紫胶、橡胶等。特产汤南菜脯、铜盘李、黄金橙糖、竹器、草席。有铁、钨、铜、铅、锌、水晶、钾长石等矿。富地热资源,温泉水温高、流量大、分布广。1971年建国内第一座地热发电站。工业有机械、电力、食品、陶瓷、纺织等。206国道及华五、丰柏公路纵横县境。韩江常年通航,上通大埔、梅县,下至潮州、汕头。名胜古迹有太平寺、文庙、揭岭飞泉。为革命老区。纪念地有东江苏维埃政府、红十一军成立大会旧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荆河

    在今湖北潜江、洪湖、仙桃三市境。《清一统志·安陆府》:夜汊河“在潜江县西南。《县志》:分汉水西南流, 谓之大泽口”。 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11潜江县:夜汊河“案大泽口已淤。今汉水分流, 自吴家改口入县境

  • 照碧堂

    在今河南商丘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27归德府: 照碧堂 “在府旧南城上。宋建南都,作于城上,以临南湖,故名”。

  • 贵端城

    在今辽宁抚顺市浑河北岸高尔山前。《新唐书·薛仁贵传》: 显庆三年 (658),“诏副程名振经略辽东,破高丽于贵端城”。辽为贵德城。

  • 牂州

    又作䍧州。 隋开皇初置, 治所在牂柯县(今贵州黄平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贵州金沙、平坝及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以东,余庆、施秉、岑巩县以南,三穗、从江县以西地区及道真、正安、遵义市一带。大业

  • 采 (採) 掠山

    在今山西大同县北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 白登县有采掠山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 引《旧志》: 采掠山 “在县东北四十里。一名采药山。其山多产药材”。

  • 阿雄关

    在今云南南华县东南。明洪武中置土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灵山驿

    在今广东潮阳市城南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:灵山驿“在潮阳县南门外。明初置,嘉靖四年移于北郭,后又移此。今裁”。

  • 灵丘郡

    北魏置,属恒州。治所在灵丘县(今山西灵丘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灵丘、浑源县地。孝昌中废。北齐复置灵丘郡,属北蔚州。北周为蔚州治。隋开皇初废。北魏置,治灵丘县(今山西)。属恒州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灵丘、浑源

  • 浑源州

    金贞祐二年 (1214) 升浑源县置,治所在浑源县 (今山西浑源县)。元属大同路。明属大同府。1912年改浑源县。金贞祐二年(1214年)置,治所在浑源县(今属山西)。辖境相当今浑源县地。蒙古至元四年

  • 浪港山

    即今浙江舟山群岛东部海中浪岗山列岛。《清一统志·宁波府》: 浪港山 “在慈县西北七十里。观海卫城负焉。山南有矿穴,明嘉靖间立厂开取岩石,压死者无算,御史王绅奏止之”。今属岱山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