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中山

中山

①在今河北青县南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青县:中山,“《旧志》云:山岩耸峙,悬瀑凡数十丈。今俗呼为高土冈”。

②又名独山。在今江苏溧水县东南十里。《元和志》卷28宣州溧水县:中山“在县东南一十五里。出兔毫,为笔精妙”。《寰宇记》卷90升州溧水县:“中山又名独山。在县东南十里,不与群山连接。古老相传,中山有白兔,世称为笔最精。山前有水源,号为独水。按《舆地志》:宣州溧水县有独山,下有独水,流演不息,即此山也。”

③在今广西北流市东三十里。明于此置巡司。

④即石钟山。在今云南剑川县城西南五十里。为石宝山支峰。《清一统志·丽江府》 引《剑川州志》称:中山“在石宝山南一里。岩石壁立,镌梵像数百,庄严经久不变,谓之中山石佛”。

⑤即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仲山。《史记·河渠书》:“水工郑国间说秦,令凿泾水自中山西抵瓠口为渠。”即此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郑渠“东径中山南”。


集镇名。在浙江省永康市北部、五指岩南麓。中山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2610。以山得名。产茶叶、烟叶、西瓜,特产生姜、虫白蜡。有无线电、纺织机械、衡器、火腿等厂。公路通市区。五指岩为风景名胜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齐国

    ①西周初吕尚封国。初都营丘,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五十里古城(一说即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临淄故城)。胡公徙都薄姑,即今山东博兴县东北十五里薄姑城。献公又徙临淄,在今山东淄博市北临淄故城。春秋时齐桓公首先称霸

  • 泰州

    ①北魏延和元年 (432) 改雍州置,治所在蒲坂县 (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五里蒲州镇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永济、万荣、临猗等市县地。太和中废。东魏天平中复置。北周明帝二年 (558) 改为蒲州。②唐武

  • 南明河

    ①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兖州府一》: 南明河 “源出黑风口诸山泉,西径梁山,又西径奚公山,受薛河支流,又西径白山,入微山湖”。②在今贵州贵阳市南。《方舆经要》 卷121贵阳府: 南明河

  • 长门镇

    在今福建连江县东南闽江口北岸长门,为江口要塞。清代设长门汛。

  • 福清县

    五代闽龙启元年 (后唐长兴四年,933)改福唐县置,属长乐府。治所即今福建福清市。明曹学佺 《名胜志》: “ 《旧记》 以山自永福来,溪自清源来,故名。” 后晋天福中又改为南台县,后复为福清县。元元贞

  • 果子沟

    一名塔勒奇沟。又作塔尔奇沟。在今新疆霍城县东北。清祁韵士 《万里行程记》: “塔尔奇沟俗名果子沟……七十二桥回环,屈曲于千岩万壑之中,密箐深林之下,凭谁摹此画中境耶。夫此沟一线天耳,而其山其水及其草木

  • 瑞筠山

    又名瑞竹山。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4临江军: 瑞竹山 “去军城 (今临江镇)一里。本唐欧阳处士宅,有瑞竹色如烂银,故名瑞竹(筠)。地近江阜,众山环之,中一字犯御讳,故更曰瑞竹山”。《清

  • 哈姜

    即今青海玛多县西北哈姜。1949年置星川设治局治此。

  • 长芦河

    ①在今河北衡水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衡水县:长芦河“在县东,即横漳水也,亦曰胡卢河。旧自(深)州南流经县北,又东入武邑县境。今断续不常,涸溢无时,非复旧流也”。②又名沙河、西河。为长江支流。在今江苏

  • 直渎

    ①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。源出方山,北入长江。宋 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9: 直渎 “去城三十五里。阔五丈,深二丈。西至霸埂东北,接竹筱港流入大江。旁有直渎山、直渎洞,吴后主所开,渎道直,故名曰直渎”。《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