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中大河

中大河

①在今浙江宁波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定海县:中大河在“县西三十里。源出慈溪之丈亭渡,由夹田桥过茅洲、化纸二闸,直达城西,亘五十里。昔时贯串城中,由城东入海,永乐以后由城西南新闸入浃口江”。

②在今浙江象山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象山县:中大河“在城南。会县境三十六涧之水,灌上洋田六万余亩,至县西南十五里灵长碶入于海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江河

    即今四川酉阳县土家族苗族自治东部之酉水,为沅江上源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酉阳宣抚司:三江在“司东北九十里。源出酉阳山,亦曰酉水,有三小溪流合焉。又合平茶水及楠溪,东注辰州大江”。

  • 道武镇

    金置,属平乡县。即今河北广宗县治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 “宪宗分洺水民户之半于武道镇,置司总管。五年以武道镇置广宗县。” 《清一统志·顺德府》 云: 《元史· 地理志》 中 “武道即道武之讹”。古镇名。

  • 武原乡

    在今浙江平湖市东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“海盐,故武原乡。” 西汉末海盐县治沦于柘湖,徙治于此。东汉永建二年 (127) 又陷为当湖。

  • 威楚开南等路宣抚司

    元至元年间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威楚 (今云南楚雄市)。领威楚、武安二路。辖境北抵金沙江,南达澜沧江,约当今云南北自武定、南达景谷的狭长地带。明初废。

  • 老窝土司

    即今云南泸水县东南五十二里老窝白族乡。清乾隆时设土千总驻守。该地四面环山,地形如窝,故名。

  • 石桥寨

    又名石桥镇。在今江苏江阴市东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引《十国纪年》:“宋伐南唐,吴越亦取其江阴宁远军石桥寨。”

  • 苇河县

    1927年改苇沙河设治局置,属吉林省滨江道。治所在苇沙河(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苇河镇)。以地滨苇沙河而名。1946年并入尚志县。旧县名。1927年由苇沙河设治局升县,并改名,治苇沙河(今黑龙江尚志市东

  • 涟水县

    隋开皇五年(585) 改襄贲县置,属海州。治所即今江苏涟水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9涟水县: “因县界有涟水,故名。” 大业初属东海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 为涟州治。贞观元年 (627) 改属泗州。五代周

  • 陈湖

    一作沈湖。即今江苏吴县东南三十五里澄湖。《宋史·河渠志七》:秀州西北有“陈湖, 自大姚港、朱里浦入于吴淞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苏州府长洲县:陈湖,“嘉靖三十二年,倭寇自昆山逸入境,将趋吴江,官兵败之

  • 建昌道

    1914年由上川南道改置,属四川省。治雅安县 (今四川雅安市)。辖境约当今四川大渡河、锦屏山、雅砻江一线以东,眉山、青神、乐山、犍为、峨边、美姑、金阳、布拖、会东以西,天全、宝兴、芦山、邛崃、大邑、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