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东流镇

东流镇

在今江苏江宁县东北东流村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6:东流市“市有桥曰东流,以水流自东,因名之。在上元县宣义乡,去城四十里”。


(1)镇名。在安徽省东至县西部、尧渡河汇入长江处。面积105.6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流,人口1.3万。自五代南唐大保年间至1959年为东流县治,以旧县为名。又因镇南北有秀峰、天然二古塔,别名双塔。1952年置城内镇,1953年改为城关镇,1958年改城东公社,1964年置东流镇,1992年长安、长岭、七里湖三乡并入东流镇。产稻、棉花、油料作物。外围湖泊,盛产鱼虾。有棉纺、化肥、造船、皮革、五金、塑料、轧花等厂。大石公路经此。设有港口。古迹有陶公祠。(2)集镇名。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北部。属麒麟镇。人口 1100。宋代以此处水向东流,得名东流市,清称今名。1956年前设东流乡于此。有铸造、热处理、油灰等厂。麒东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淮海府

    明太祖丁酉年 (1357) 改扬州路置,治所在江都县 (今江苏扬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北,宝应以南、仪征以东地。公元1361年改为维扬府。元至正十七年(1357年)朱元璋以扬州府改名,治江都县(

  • 归德镇

    金置,属长清县。即今山东长清县西南归德镇。(1)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西部、黄河东岸。面积148.8平方千米。人口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归德,人口 4000。唐初高氏建村,以村中地形似乌龟背,名龟背庄;后拟

  • 目加洛湾

    即加老湾。在今台湾台南县西南安定乡下洲、港口村一带。

  • 方源山

    在今安徽休宁县南,东南接浙江淳安县界。宋淳熙《新安志》卷4休宁县《山阜》:方源山“在县南百十八里。高二百五十仞。周三十里。本名黄土山,唐天宝六年改”。

  • 芦北郡

    亦作葭芦郡。西魏置,属文州。治所在建昌县(今甘肃文县西南)。隋开皇初废。《元和志》卷22长松县:“芦北故城,在县东五十二里。因葭芦镇为名也。”

  • 齐神武陵

    在今河北临漳县南境。东魏丞相高欢死,追封为齐王,其陵为齐神武陵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太清元年(547),“虚葬齐献武王于漳水之西,潜凿成安鼓山石窟佛寺之穴”。即此。

  • 伊山

    一名桓山。在今湖南衡阳县(西渡镇)东。《清一统志·衡州府一》:伊山“在衡阳县(今衡阳市)北三十里。《括地志》:伊山,晋桓伊读书处”。

  • 焦源坳

    在今江西遂川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吉安府龙泉县: 焦源坳 “在县东三十里,为南康间道”。

  • 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

    在今河北涉县西北赤岸村。1940年八路军一二九师挺进太行山区,司令部从山西辽县(今左权县)南桐峪村迁驻涉县西北常乐村,同年迁驻其东南之赤岸村。此后这里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首长刘伯承、邓小平等

  • 巫郡

    战国楚置, 治所即今四川巫山县。《战国策·楚策》:苏秦说楚威王曰:“楚地西有黔中、巫郡。”秦昭襄王三十年(前277),蜀郡守张若伐楚取巫郡,寻改为巫县。战国楚置。因巫山得名。辖有今湖北省清江中、上游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