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鼻浦
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十八里。元《至顺镇江志》卷7:下鼻浦,“《舆地志》:浦在城西十八里,北入江。吴置剌好屯,晋郗鉴于浦西筑两垒。《京口记》:有小墩东西长高二丈,有人鼻形著,墩山头又有口在上,鼻在下,东有憩宾亭”。
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十八里。元《至顺镇江志》卷7:下鼻浦,“《舆地志》:浦在城西十八里,北入江。吴置剌好屯,晋郗鉴于浦西筑两垒。《京口记》:有小墩东西长高二丈,有人鼻形著,墩山头又有口在上,鼻在下,东有憩宾亭”。
①南朝宋置,属新宁郡。当在今广东新兴县或高要市境。南朝梁以后废。②北魏永熙中置,属云州(侨州)。治所在今山西文水县东南三十八里云周村(一说在今山西祁县东)。后废。③唐圣历二年(699)析
即今山东章丘市东二十里普集镇。金置普济镇。后称普集。1984年设普集镇。
西汉置,属临淮郡。治所即今江苏宝应县东北射阳镇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: “应劭曰: 在射水之阳”,故名。东汉属广陵郡。三国时废。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复置,东晋义熙九年 (413) 废。1942年
1946年改珠山县置,属山东省。治所即今山东胶南市。1990年改为胶南市。旧县名。1946年析胶县南部九区和青岛办事处的薛家岛区置,治今山东省胶南市胶南镇。1990年撤销,改设胶南市。
①一名零水。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(故江陵县)西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又东径燕尾洲北,合灵溪水,水无泉源,上承散水,合成大溪,南流注江。”《晋书·刘毅传》:桓玄死后,“桓振、桓谦复聚众距毅于灵溪”。
①在今安徽潜山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潜山县:“大关在县西四十里,地名笼口。”《清一统志》作“龙口”。②即今安徽桐城县北大关镇。清道光《桐城续修县志》卷1《乡镇》:大关在“城北四十里”。③即分水关。今
即今四川梁平县西南屏锦镇。清光绪 《梁山县志》 卷3: 屏锦铺在 “县西七十里”。
即今江西宁冈县东柏路。1929年1月4日至6日,毛泽东在此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委、湘赣边界特委、红四军和红五军军委、边界各县县委的联席会议,即柏露会议。会议传达了党的 “六大” 决议,讨论了粉碎敌人第三
在今湖南会同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会同县:“文溪江在县西北二十里。《志》云,源亦出湖耳长官司,流为潭溪,又北至云潭,又北至文溪寨,其下流亦会郎水,入沅江。”
亦作竹下铺。即今安徽宁国县西南竹峰乡。明嘉靖《宁国县志》卷2《铺舍》:竹下铺“在县西二十里”。清同治《宁国县志》铺递:西南路“杨维铺十里至竹峰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