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下社镇

下社镇

即今山西应县东南下社镇。1941年2月,驻大同日军黑田帅团包围应县下社镇和小石口村,残杀群众和外地商人一千六百五十人,烧房八百五十余间,制造了著名的“下社惨案”。


在山西省应县中部。面积52.7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下社,人口9070。古为村民办理迎神社事之地,故名。1949年属应县三区,1953年设下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改镇。地处大同盆地边缘部。主产玉米、小麦、马铃薯、油料作物,盛产大蒜、胡麻。有地毯、水泥预制件、制鞋等厂。公路通应县、繁峙等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赵佗城

    ①指赵佗扩建南武城后的番禺城而言。在今广东广州市内。元 《大德南海志》 卷8云: “州之东,旧有赵佗城古迹,颓垣废垒而已。余襄公诗云‘千载犹存古越城’ 者,即其地也。”②在今广东仁化县北城口镇。《舆地

  • 乌罗关

    明置,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定番州:乌罗关在“(罗番长官)司西四十里”。

  • 水

    即获水。 在今河南东部, 安徽、 江苏北部。晋以后被认为是汴水的下流,通称汴水。《说文》 作。

  • 丹巴县

    1914年以丹东、巴底、巴旺三土司地置,属川边道。治所即今四川丹巴县。任乃强《西康图经》(地文篇)《正释·七十九·西康三十六县名义》:丹巴“包括丹东、巴底、巴旺三土司,与明正土司属鲁密二十四村,及旧屯

  • 武城镇

    金置,属白马县。在今河南滑县西南。在山东省武城县中南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202平方千米。人口10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县城,人口6.7万。武周万岁登封元年(696年)历亭县治此。宋属河北东路恩州。明

  • 惊矶山

   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。《寰宇记》卷112江夏县: 惊矶山 “在县东九十里,西南俯临大江,下有石矶,波涛迅急,商旅惊骇,故以为名”。

  • 颍上千户所

    明洪武初置,属河南都司。在今安徽颍上县西。清废。

  • 孙权墓

    又称吴大帝陵。在今江苏南京市钟山之阳梅花山上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 载:孙权字仲谋,建安五年(200)接掌大权,建立东吴。黄武元年(222)为吴王, 太元二年(252)“夏四月,权薨,时年七十 一

  • 瓜州西平监军司

    简称西平监军司。西夏置,治所在瓜州城(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锁阳城)。元废。

  • 十笏园

    又名丁家花园。在今山东潍坊市旧城北部胡花牌坊街。始建于明嘉靖年间。清光绪十一年(1885)丁姜宝改建为私人花园。因建筑小巧玲珑,占地少,人喻之为“十个笏板”,清末状元曹鸿勋题名“十笏园”。廊内建有亭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