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观山
在今甘肃庆阳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武德五年(622)九月,“交州刺史权士通、弘州总管宇文歆、灵州总管杨师道击突厥于三观山, 破之”。
在今甘肃庆阳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武德五年(622)九月,“交州刺史权士通、弘州总管宇文歆、灵州总管杨师道击突厥于三观山, 破之”。
在今安徽休宁县南。宋淳熙《新安志》卷4休宁县:“五畲驿在县南二十五里。”
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9合州: 斜岩 “在石照县东北八十里,高十余里。有石横亘,岩腹如拖修帛,迤长四五里,岩以此得名。环左右百里,望之如积雪,与日相射。下有穴,俗谓之龙洞。水由洞中出。
①在今河北遵化市西南二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1顺天府: 明月山 “高百余仞,上有石穴,南北相通,穴口望之,若明月然”。②在今湖北巴东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4归州: 明月山 “在巴东。山上有窍如明月
亦名王化城。在今四川忠县东皇华村。南宋咸淳元年 (1265) 建。迁咸淳府及临江县于此。《宋史· 张珏传》: 德祐三年 (1277),“达州降将鲜汝忠破咸淳皇华城,执守将马堃,军使包申巷战死”。即此。
北宋绍圣元年 (1094) 置,属武冈县。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南。
①即潢河。今内蒙古西辽河支流西拉木伦河。《新五代史·四夷附录·契丹》: 先世 “其居曰枭罗箇没里。没里者河也。是谓黄水之南,黄龙之北,得鲜卑之故地,故又以为鲜卑之遗种”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 全州安丰县
①战国赵地,在今河北磁县西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幽缪王迁二年 (前234),“秦攻武城,扈辄率师救之,军败,死焉”。②在今山西介休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汾州府一》:武城 “在介休县东四十五里。秦遣武安君
隋开皇三年(583)改周武防置,即今甘肃庆阳县。十六年(596)改置庆州。古镇名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以周武防改置,即今甘肃省庆城县。十六年升为庆州。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南晋州。治所在今湖北黄梅县境。八年 (625) 废。
在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城关镇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宁波府定海县“柯梅岭”条:“邵岙在(舟山)所东北,其相近者曰吴家山,亦皆倭贼据守处也。”即“东山(2)(5)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