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苏祠

三苏祠

在今四川眉山县西南纱縠街。为北宋苏洵及子苏轼、苏辙故居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1眉州:三苏祠“在州西南,即苏洵故宅。元建为祠。本朝洪武间重修”。明末毁于战火。清康熙四年(1665)重建,直至光绪二十四年(1898),形成今日之规模。有大殿、启贤堂、木假山堂、瑞莲亭、抱月亭、云屿楼、碑亭等建筑及环祠池溪,形成园林式的祠庙。1924年辟为三苏公园。1959年改为三苏纪念馆。


在四川省眉山市城西南隅。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及其子苏轼、苏辙的祀祠。原为苏氏故宅,明洪武年间,时人为纪念三苏,始就地改宅为祠,供三苏塑像,并立故里石坊。后毁于兵火。清康熙四年(1665年)重建,同治、光绪年间续有增修。1928年辟为三苏公园,1950年后多次修葺,园林祠宇亭榭恢复旧观。今存主要建筑有大殿、启贤堂、瑞莲亭、云屿楼、济美堂、抱月亭、披风榭、碑亭等,多为木结构中式平房。祠内辟有陈列室,展出宋、元以来三苏著作的历代版本,以及苏轼的书法、绘画拓本,三苏生平等。碑亭内竖有古碑数十通,其中有苏轼亲笔《马券碑》、《乳母碑》、《柳州碑》等。祠内的洗墨池及古井传为苏宅遗物。园林占地5.2万多平方米。林木葱茏,小溪环流,富有南方园林特色。

三 苏 祠


猜你喜欢

  • 塘宅堡

    在今广东恩平市东北百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恩平县: 塘宅堡 “嘉靖十三年设。三十六年,议以堡当新会、新宁、新兴、恩平各县适中之地,四面崇山峭壁,旧为盗贼渊薮,乃增建城垣于县治西南,移广、肇、高

  • 桃源溪

    ①在今福建建宁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8建宁县: “桃源溪在县西南二十里金铙山下,亦曰西源。众山环秀,溪潴其中,绕流三级,谓之陈家漈,亦曰三级漈。居民百余家,拟于桃源,导流北入于濉江。”②在今湖南炎

  • 嶂山

    即库山。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日月山一带。一说即今青海天峻县南库库诺尔岭。《新唐书·江夏王道宗传》: 贞观九年 (635),讨吐谷浑,“贼闻兵且至,走嶂山数千里,诸将欲止,独道宗请穷追……吐谷浑拒险殊死斗

  • 平鼻岭

    在今江西婺源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徽州府婺源县:平鼻岭“在县北九十里。《志》云,浙源之大湾,与休宁接界。《闻见录》,平鼻岭、回岭、张公山及花桥, 皆休、婺往来通道也”。

  • 连云山

    ①一名连云峪。在今辽宁盖州市西北十五里,大青河口外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盖州卫:“有连云岛,上有关。”②在今浙江青田县西北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青田县:连云山“有大、小二山,小连云山延袤数十里……迤

  • 巴彦岱

    即今新疆伊宁市西北二十里巴彦岱镇。清乾隆三十一年(1766)筑惠宁城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伊犁》:惠宁城“在伊犁河北、惠远城东北七十里,地名巴彦岱”。

  • 芒布部

    又作茫布部。宋代的部名,属叙州羁縻。在今云南镇雄县北四十里芒部镇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96镇雄府:“古为屈流大雄甸,昔乌蛮之裔阿统与其子茫布徙居此地,其后昌盛,号茫布部。”元置茫部路。南诏时置,驻地即今云

  • 空喀山口

    又作空喀拉。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与新疆交界处,是日土县北部通往克什米尔波布朗、塘子等地的重要山口。藏语 “空喀” 意为冬季,“拉”意为山口。

  • 驻岭

    在今福建浦城县西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浦城县: 驻岭 “岭极高峻,路出崇安”。

  • 监军镇

    即今陕西永寿县城。地当往来冲要。相传唐代宗时,鱼朝恩曾监军于此,故名。在陕西省永寿县南部,封侯沟(东沟)、漠西河(西沟)之间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82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监军,人口1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