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溪镇

三溪镇

①明初置,属旌德县。即今安徽旌德县西北三十里三溪镇。古称三溪铺,以麟溪、玉溪、丰溪等三溪合流入于徽水为名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旌德县:“北有三溪巡检司。”

②北宋置,属永兴县。即今湖北阳新县西五十三里三溪镇。

③北宋置,属渠江县。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四十里三溪场。

④即今四川大足县南六十里珠溪镇。清道光《大足县志》卷2:三溪场“在县南六十里”。


(1)在安徽省旌德县西北部。面积76.3平方千米。人口1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溪,人口1430。因徽河在此与麟溪、玉溪合流,故名。为县境古镇,明设巡检司。1949年设三溪镇,1958年后改乡,1961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。1992年双河乡部分村并入置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等。产茶叶、甘蔗、蚕茧。有榨油、机修、刀具、年糕等厂。南雄公路经此。有三溪大桥等古建筑。(2)在湖北省阳新县西部。面积148平方千米。人口4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溪口,人口 6000。以境内三溪河得名。1949年属阳新县第四区。1952年建立三溪乡,1958年属三溪公社,1984年改置镇。主产稻、棉花、苎麻等,盛产竹木。有机械、纺织、竹木加工、粮食加工等厂。咸阳公路经此。(3)在广东省乐昌市西部、武江上游。面积113平方千米。人口1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溪圩,人口约1000。因武江亦称武溪,流经镇区附近,河道弯曲呈“之”字形,登座马岭俯视,如三溪穿行于群山之中,故名三溪。1949年属乳源县四区。1951年改属乐昌县五区,1958年属坪石公社。1964年析置三溪公社,1983年改区,1987年建镇。地处坪石盆地西部,属丘陵性河谷。主产稻,并产花生、大豆、苎麻、蚕茧、红瓜子等。有柑橘、李、杨桃等水果及钨和无烟煤等矿。有农机站、船运站、建筑队等业。有公路接107国道。武江可通木船。(4)在四川省金堂县中部。面积30.5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河场,人口5900。建于清光绪年间,因三条河流汇流于此,故名。1940年为三合乡,1958年为三合公社,1983年改为三溪公社,1984年复乡,1996年置镇。盛产棉花、柑橘。有榨油、罐头、自来水、砖瓦等厂。达成铁路经此。(5)在四川省武胜县东北部。面积33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溪,人口530。因三条小溪汇于此,故名。1949年为三溪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92年置镇。产油菜籽、蚕茧、柑橘、鲜鱼。有酿酒、农机、粮食加工等厂。公路通县城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鄂奇特谷

    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罗家营乡古路 (楼) 板村。清乾隆十九年 (1754) 设鄂奇特卡伦于此。光绪《归绥识略》: 鄂奇特卡伦 “在城东北四十里,距哈喇沁二十里”。

  • 山都郡

    西魏改南阳侨郡置,治所在今湖北谷城县东南。北周废。见“南阳郡(4)”。

  • 柳林店

    一名柳林镇。即今河南信阳县 (平桥镇)南三十八里柳林乡。民国 《重修信阳县志》 卷18《兵事》: 咸丰十一年 (1861) 七月,太平军入信阳,“由谭家河窜青石桥南,折至柳林”。

  • 中岔寨土司

    清康熙四十二年(1703)置,属松潘镇漳腊营。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塔藏乡南中岔。后废。

  • 奇兰

    即今新疆柯坪县东其兰。清 《林则徐日记》:道光二十五年 (1845) 三月初十日,奇兰军台 “台以东皆属阿克苏,其西则属叶尔羌矣”。

  • 练溪

    即今安徽歙县东北之练河。《清一统志·徽州府一》: 杨之水 “又西南会大障水为临溪,又西南径歙县东北界上,又西南会布射、富资、大小母堨、丰乐四水,谓之练溪”。

  • 万全右卫

    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)置,属山西行都司。治所在今河北怀安县东左卫镇。建文四年(1402)徙治蔚州(今蔚县),永乐元年(1403)又徙治通州(今北京市通县),次年徙治德胜堡(今万全县),宣德五年(1

  • 咸 (鹹)

    子关 在今越南河内市东南海兴省快州西北,为海陆要冲。《明史· 张辅传》: 永乐五年(1407),张辅追击黎季犛军,“至胶水县闷海口,还军。筑城咸子关,令都督柳升守之”。是年夏,陈氏故臣简定复叛,七年

  • 卤中

    在今陕西蒲城县南二十里。《汉书·宣帝纪》:宣帝少时,“常困于莲勺卤中”。注:如淳曰:“莲勺县有盐池,纵广十余里,其乡人名为卤中。”又称东卤池。在今陕西省蒲城县南。汉代纵广十余里,属莲勺县。宣帝曾被困于

  • 莲城县

    南宋绍兴三年 (1133) 升莲城堡置,属汀州。治所即今福建连城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32汀州《县沿革》: 莲城县,“ 《鄞江志》 云,四水环绕,簇簇如莲,因以为名”。民国 《连城县志》 卷3: “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