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桥

三桥

①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南隅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光启三年(887),“毕师铎攻广陵,(吕)用之帅其众千人力战于三桥北”。

②即今陕西西安市西二十里三桥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兴元元年(784),车驾至长安,李晟“谒见上于三桥”。即此。


(1)古地名。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。即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三桥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兴元元年(784年),德宗由凤翔回京,“李晟谒见上于三桥”;《旧唐书·昭宗纪》:景福二年(893年),李茂贞进迫兴平,“乘胜逼京师,进屯三桥”:皆即此。(2)集镇名。在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西南部。三桥街道办事处驻地。镇以西汉桥名。明、清、民国初皆为镇。系古长安县八大镇之一。有机械、铸造、车辆配件、化工、塑料、造纸、建材、建筑等厂。是市区西郊农副产品集散地。陇海铁路、西户铁路经此。古迹有秦阿房宫正殿遗址及西汉建章宫正殿、凤阙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次塘

    在今安徽太和县东南。《水经·颍水注》:“细水又东南积而为陂,谓之次塘。”

  • 归德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北地郡。治所即今甘肃环县北一百里归德堡(一说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北)。东汉废。西魏大统元年(535)复置,为恒州治。隋大业元年(605)改名洛源县。②唐贞观五年(631)置,属羁縻诺州。治所在

  • 温陵

    福建泉州的别称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30泉州 《景物上》: “ 《清源集》 云,旧图经谓其地少寒,故云。” 宋刘克庄 《后村大全集》: “温陵为闽巨屏。” 明丁自申 《三陵集》 称金陵、嘉陵和温陵为三陵

  • 汉阴县

    ①北魏置,属汉中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南郑县东北汉江南岸。后废。②唐至德二年(757)改安康县置,属金州。治所在今陕西石泉县南汉江西南岸石泉咀附近。南宋绍兴二年(1132)迁治新店(今汉阴县)。元废。明初复

  • 大理县

    1913年废大理府,改附部太和县置,以府名为县名,后属云南腾越道。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83年撤销,并入大理市。旧县名。1913年改太和县置,治大理城(今云南

  • 鬼谷口避风驿

    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北。《宋史·高昌传》: 太平兴国六年 (891),王延德出使高昌,经纳职城西行,“地无水草,载粮以行,凡三日,至鬼谷口避风驿,用本国法设祭,出诏神御风,风乃息”。

  • 汉源坡

    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三十里汉阳镇石洞沟。《宋史·王全斌传》:乾德三年(965),蜀将“(王)昭远闻(史)延德兵趋来苏,至清强,即引兵退,陈于汉源坡”。即此。又作汉源驿。在今四川省剑阁县东。《续资治通鉴长

  • 封门山

    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封川县: 封门山 “在县 (今封川镇) 东北二十里。峰峦秀蔚,两崖如门”。

  • 陵阳渠

    在今内蒙古五原县境。引黄河水溉田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丰州九原县: “有陵阳渠,建中三年浚之以溉田,置屯,寻弃之。”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境内。唐大历年间开凿,因耗费过巨,未能完工,遂废。

  • 六道江

    即今吉林白山市东南六道江镇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通化县图:东北有六道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