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尖观

三尖观

在今湖北巴东县西南七十里。清有千总驻守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鸣皋镇

    金置,属伊阳县。即今河南伊川县西南三十四里鸣皋镇。在河南省伊川县城西南部。面积81平方千米。人口5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鸣皋,人口 7400。传唐代建村,以《诗经》“鹤鸣于九皋”诗句得名。1958年设鸣

  • 花县

    清康熙二十四年(1685)析南海、番禺二县置,属广州府。治所在今广东花都市东北花山镇。以花山为名。民国初属广东粤海道。1920年直属广东省。1938年移治赤坭国泰。1939年迁今市西北三华村。1946

  • 幙山

    即今安徽泾县东北三里象山。下临幕溪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泾县: 幙山在 “县东三里。相传左难当与铺公祐相持于此,故垒尚存。其西有两峰最高,与县西响山相对,如门户然,为县治拱卫”。

  • 木峡关

    亦作木狭关、木硖关。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南四十里陇山之口。《周书·文帝纪》:永熙三年(534),太祖讨侯莫陈悦于水洛城,“军出木峡关,大雨雪,平地二尺”。即此。峡,又作硖。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南。为

  • 八乌笼

    即今四川九龙县西南八窝笼乡。清康熙四十年(1701)置八乌笼土百户。后废。

  • 固节县

    唐圣历元年 (698) 改良乡县置,属幽州范阳郡。治所在今北京房山区东南窦店镇西土城。神龙元年 (705) 复为良乡县。古县名。武周圣历元年(698年)改良乡县置,治今北京市房山区东南。属幽州。唐神龙

  • 吴家镇

    又称老吴市。即今江苏常熟市东北七十里吴市镇。为明宣德时左都御史吴讷故里。吴姓世居于此,故名。(1)在重庆市荣昌县西北部。面积83.5平方千米。人口4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吴家铺,人口 4670。明代吴姓

  • 小岘山

    ①在今安徽肥东县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5庐州:小岘山“在梁县东南四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合肥县:小岘山,“《志》云:在县东七十里,盖黄山之支陇也。有山口曰余岘,道出全椒”。②又名昭关山。在今安徽含山

  • 冠帽山

    ①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8马营堡: 冠帽山 “在堡城西北隅。《志》 云: 堡两角枕山,而西面更为险隘,然三间平川,若登山俯瞰,城中患无遁形,守御为艰也。《志》 云: 堡北二里有纱帽山,

  • 报恩寺

    ①在今江苏苏州市城内北隅。相传三国吴赤乌年间孙权母吴夫人舍宅为寺,名通玄寺。唐开元年间改为开元寺。后毁。五代周显德年间就其遗址建为报恩寺。因位于城北,今又名北寺。寺内有塔,始建于南朝梁时,初为十一层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