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会寨
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北两坪乡之三合铺。《宋史·刘廷让传》:乾德三年(965),刘光义等伐后蜀,“由归州入其境,连破松木、三会、巫山等砦”,进取夔州。道光《夔州府志》卷31:三会寨“在县东四十里。……今为三会铺”。
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北两坪乡之三合铺。《宋史·刘廷让传》:乾德三年(965),刘光义等伐后蜀,“由归州入其境,连破松木、三会、巫山等砦”,进取夔州。道光《夔州府志》卷31:三会寨“在县东四十里。……今为三会铺”。
即今福建建阳市西南南槎。清乾隆三十一年 (1766) 置巡司于此。
①即横山。又名踞湖山、荐福山、五坞山。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十五里。民国《吴县志》卷19:横山“上有七墩,俗称七子山”。又引康熙《志》云:“山之岭九,九岭各有墩,中空为藏军处。”②在今山东海阳县西南。《寰宇
在今新疆库车县北。《隋书·北狄传》:西突厥“处罗可汗居无恒处,然多在乌孙故地。复立二小可汗,分统所部。一在石国北,以制诸胡国。一居龟兹北,其地名应娑”。
即洛隆宗。在今西藏洛隆县东。清乾隆《西域同文志》 卷18: “西番 (藏) 语,罗隆,南川也。城南有川,故名。”
旧名千仞山。在今湖南临武县西三里。明《寰宇通志》 卷56衡州府: 舜峰山 “上平而北垂。昔邑民避难,据其颠筑栅拒守,遗址尚存”。《清一统志· 桂阳州》: 舜峰山 “三面壁立,前开一径,以通上下。山顶平
隋、唐铁勒十五部之一。在今蒙古国色楞格省哈拉河与鄂尔浑河下游一带。《新唐书·回鹘传·阿跌》:“阿跌,亦曰诃咥,或为跌。”唐贞观二十一年(647)于此置鸡田州。所部贵族李
①唐武德四年 (621) 改浮山县置,属晋州。治所在今山西浮山县西南十里古县村。《元和志》卷12神山县: “因羊角山神人见,又改为神山县。”五代唐移今治。北宋改属平阳府。金大定七年(1167) 改为浮
唐置,属武峨州。治所在今越南北太省南部。后废。
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东南山河镇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6五常厅:正南“五十里山河屯,分防经历驻此”。光绪《皇朝直省图》吉林图:五常县南有山河屯。
在今陕西黄陵县东南。《晋书·苻登载记》: “登征虏,冯诩太守兰犊率众二万自频阳入于和宁,与苻纂首尾,将图长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