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岁楼
东晋隆安中,王恭镇南徐州时建。南宋时称月台,后又为月观。在今江苏镇江市内西南隅。《宋书·景素传》:元徽四年(476),景素举兵京口,台军击之,诸军相系奔败,惟景素参军左暄力战不退,“于万岁楼下横射台军,不能禁,然后退散”。即此。
在今江苏省镇江市。东晋刺史王恭建。南朝宋元徽四年(476年)建平王景素据京口反,参军左暄与宋军战于万岁楼下,即此。
东晋隆安中,王恭镇南徐州时建。南宋时称月台,后又为月观。在今江苏镇江市内西南隅。《宋书·景素传》:元徽四年(476),景素举兵京口,台军击之,诸军相系奔败,惟景素参军左暄力战不退,“于万岁楼下横射台军,不能禁,然后退散”。即此。
在今江苏省镇江市。东晋刺史王恭建。南朝宋元徽四年(476年)建平王景素据京口反,参军左暄与宋军战于万岁楼下,即此。
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塔乌黑河。源出锡霍特山东,南流入日本海。《金史·习室传》:“世宗时,近臣奏请改苏滨为耶懒节度使,不忘旧功。上曰: 苏滨、耶懒二水相距千里,节度使治苏滨不改。” 即此。
①枉指枉水。即今湖南常德市南枉水。《楚辞·九章·涉江》: “朝发枉渚兮,夕宿辰阳。” 《水经·沅水注》: “沅水又东历小湾,谓之枉渚。渚东里许,便得枉人山。” 《太平御览》 卷65引 《湘州记》曰:
①西汉高帝五年(前202)置,为京兆尹治。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。晋为京兆郡治。北魏属京兆郡。北周复为郡治。隋开皇三年(587)移治大兴城(今西安市),与大兴县同城,为京兆郡治。唐为京兆府治。五代梁改
即今吉林龙井市西北天宝山镇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7珲春城:西北“二百八十里天宝山,矿务局及靖边防军驻此”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17:“银矿则首推天宝山。其地西距延吉约一百四十里。产额之富,为各矿
北魏置,属清水郡。治所即今甘肃天水市东伯阳乡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苗谷水“南出刑马山,……东径伯阳城南,谓之伯阳川。盖李耳西入,往径所由,故山原畎谷,往往播其名焉”。隋开皇中改为秦岭县。古县名。北魏置,
①即今山东郯城县西南四十四里杨集乡。清乾隆《郯城县志》有杨家集。②即今河南上蔡县东杨集镇。清康熙《上蔡县志》卷2《集镇》:“杨家集,在城东八十里。”③在今河南虞城县东。清咸丰三年(1853)捻军千余人
即今云南腾冲县南半个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8腾越州: 罗左冲山在 “州南六十里。上有镇夷关。山后即南甸宣抚司。悬岩峭壁,足为华夷之限。《滇略》 谓之半个山。界限华戎,北寒南暑,迥然各天”。
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置,属迪化府。治所即今新疆吉木萨尔县。民国初属新疆迪化道。1930年属迪化行政区。后直属新疆省。1953年改名吉木萨尔县。古旧县名。清末由吉木萨尔分县改置,治吉木萨尔镇(今新
亦名山陂。即今湖北武昌县南六十里山坡乡。清设巡司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》:山坡巡检司“在江夏县东南一百二十里。旧系马驿,本朝乾隆二十七年改设巡司”。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即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南。清乾隆
明洪武中置,治所在今贵州福泉市西北道坪镇。清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