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骧下蜀
《晋书.王浚传》:“武帝谋伐吴,诏浚修舟舰。”“拜浚为龙骧将军。”太康元年,“浚自发蜀,兵不血刃,功无坚城,夏口、武昌,无相支抗。于是顺流鼓棹,径造三山。”吴主孙皓遂自缚降浚。
晋.王濬为龙骧将军,太康元年(公元二八〇年)濬自蜀率水,军沿长江东下伐吴,攻破金陵。后用为咏率水军出征之典。
唐.李白《司马将军歌》:“我见楼船壮心目,颇似龙骧下三蜀。”
《晋书.王浚传》:“武帝谋伐吴,诏浚修舟舰。”“拜浚为龙骧将军。”太康元年,“浚自发蜀,兵不血刃,功无坚城,夏口、武昌,无相支抗。于是顺流鼓棹,径造三山。”吴主孙皓遂自缚降浚。
晋.王濬为龙骧将军,太康元年(公元二八〇年)濬自蜀率水,军沿长江东下伐吴,攻破金陵。后用为咏率水军出征之典。
唐.李白《司马将军歌》:“我见楼船壮心目,颇似龙骧下三蜀。”
源见“蛾眉笑躄”。谓讥笑人短招致灾祸。表示须谨慎对待怨隙之事。北齐刘昼《新论.慎隙》:“郈孙以斗鸡亡身,齐侯以笑嫔破国。”
同“嘲饭颗”。明杨慎《清江引.康良卿席上》词:“仙娥句笑盐,狂客诗嘲饭,青鸾寄书西去懒。”
源见“望帝啼鹃”。指杜鹃鸟。清 丘逢甲《岁暮感怀次感春韵六首》之一:“阳枢不转春消息,老木寒巢噤帝鹃。”
瞰( ㄎㄢˋ kàn ):窥视,侦伺。 比喻坏人阴谋加害。语出汉.扬雄《解嘲》:“且吾闻之,炎炎者灭,隆隆者绝……高明之家,鬼瞰其室。”唐.姚崇《遗令诫子孙文》:“贵则神忌其满,人恶其上;富则鬼瞰
同“刻舟求剑”。《南齐书.顾欢传》:“屡见刻舷沙门,守株道士,交诤小大,互相弹射。”【词语刻舷】 汉语大词典:刻舷
见“随机应变”。明·许自昌《水浒记·谋成》:“~,料难逃漫天圈套,管教似探囊取物,使人绝倒。”【词语乘机应变】 成语:乘机应变汉语大词典:乘机应变
源见“好整以暇”。形容既严谨又从容不迫。宋张戒《岁寒堂诗话》卷上:“‘萧萧马鸣,悠悠斾旌’,以‘萧萧’‘悠悠’字,而出师整暇之情状宛在目前。”【词语整暇】 汉语大词典:整暇
同“嘲便腹”。宋黄公度《次韵宋永兄春日放言寄秉彝广文兄》:“君不见边孝先,才得午睡一觉眠,便遭弟子嘲便便。”
《书.舜典》:“钦哉,惟时亮天功。”孔传:“各敬其职,惟是乃能信立天下之功。”功,通“工”。后因以“亮工”谓辅佐天子以立天下之功。《清史稿.仁宗纪》:“其于风俗之淳薄,尤当时时体察,潜移默化,整纲饬纪
同“鲁鱼亥豕”。南朝梁元帝《玄览赋》:“先铅擿于鱼鲁,乃纷定于陶阴。”明 盛杲《〈齐东野语〉后序》:“传写既久,鱼鲁滋多。”【词语鱼鲁】 汉语大词典:鱼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