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骥服盐车

骥服盐车

战国策.楚策四》载:汗明对春申君说:“君亦闻骥乎?夫骥之齿至矣,服盐车而上太行,蹄申膝折,尾湛胕溃,漉汁洒地,白汗交流,中阪迁延,负辕不能上。伯乐遭之,下车攀而哭之,解紵衣以冪之。骥于是俛而喷,仰而鸣,声达于天,若出金石声者,何也?彼见伯乐之知己也。”

汗明以此为喻,希望春申君作为一个善识良马的伯乐。后以“骥服盐车”喻贤能之人遭逢厄运,或喻埋没贤才。

汉.贾谊《吊屈原文》:“腾驾罢牛骖蹇驴兮,骥垂两耳服盐车兮。”

唐.李贺《马诗》十一:“午时盐阪上,蹭蹬溘风尘。”

唐.胡曾《虞坂》诗:“悠悠虞坂路欹斜,迟日和风簇野花。未省孙阳身没后,几多骐骥困盐车。”


主谓 用千里马驾御盐车。比喻大材小用,埋没人才。宋·黄庭坚《次韵晁补之廖正一赠答诗》:“~不称情,轻裘肥马凤凰城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写用人失当。


【词语骥服盐车】  成语:骥服盐车汉语词典:骥服盐车

猜你喜欢

  • 穷猿投林

    比喻穷困之人急觅栖身之所。宋苏轼《与王定国书》: “近在常置得一小庄子,岁可得百石,似可足食。非不知扬州之美。穷猿投林,不暇择木也。”●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 “李弘度常叹不被遇,殷扬州知其

  • 铅筑

    同“渐离筑”。清黄宗羲《查逸远墓志铭》:“厄屯之歌,铅筑之声,杂然出于四壁。”【词语铅筑】   汉语大词典:铅筑

  • 耕莘

    《孟子.万章上》载:相传伊尹未遇汤时耕于莘野,隐居乐道。后用为贤士在野的典实。宋魏了翁《送从子令宪西归》诗:“须知陋巷忧中乐,又识耕莘乐处忧。”【词语耕莘】   汉语大词典:耕莘

  • 钧天

    同“钧天广乐”。元傅若金《次韵元日朝贺》:“小儒未得随冠冕,遥听钧天隔彩霞。”【词语钧天】   汉语大词典:钧天

  • 徙木之信

    源见“商鞅徙木”。指令出必行、取信于民的行为。唐刘禹锡《答饶州元使君书》:“徙木之信必行,则民不惑,此政之先也。”

  • 阮籍之悲

    同“阮籍哭”。南朝 梁萧统《锦带书十二月启.中吕四月》:“但某穷途异县,歧路他乡,非无阮籍之悲,诚有杨朱之泣。”

  • 盘空硬语

    唐韩愈《荐士》诗:“横空盘硬语,妥帖力排奡。”后以“盘空硬语”指语句新奇,不落俗套。蔡寅《读柳古楂先生养馀斋诗集》诗:“后起韬庐占一席,盘空硬语落毫巅。”见“硬语盘空”。【词语盘空硬语】  成语:盘空

  • 白马负经

    北魏.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》卷四:“白马寺,汉明帝所立也,佛入中国之始。……帝梦金神,长丈六,项背日月光明。金神,号曰‘佛’。遣使向西域求之,乃得经像焉。时白马负经而来,因以为名。”又见郦道元《水经注.

  • 襄野迷途

    《庄子.徐无鬼》:“黄帝(传说中的古代部落首领,姓公孙名轩辕)将见大隗(wěi,道家理想的圣哲)乎(于)具茨之山,方明为御,昌寓骖乘,张若、謵(音xí)朋前马,昆阍、滑嵇后车。至于襄城之野,七圣皆迷,

  • 柳絮才媛

    源见“咏絮”。指如谢道韫那般的才女。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五:“然微云夫婿,柳絮才媛,艳句风流,亦可谓倡随佳话矣。”【词语柳絮才媛】  成语:柳絮才媛汉语大词典:柳絮才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