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颜长山舌

颜长山舌

新唐书.颜杲卿传》:“禄山至陕,闻兵兴(颜杲卿、颜真卿兄弟兴兵抵抗安禄山叛军,),大惧。使史思明等率平卢兵渡河攻常山,蔡希德自怀会师。不涉(到,经历)旬,贼急攻城。兵少,未及为守计,求救于河东,承业(太原尹王承业)前已攘(侵夺)杀贼功(先是杲卿设计,使长史袁履谦、参军冯虔,杀死安禄山的部下钦凑,冯虔又捕获其部将高邈、何千年,拟送京师。王承业厚遣杲卿子泉明还,阴攫为己功请赏,玄宗擢封他为大将军),兵不出。杲卿昼夜战,井竭,粮、矢尽,六日而陷,与(袁)履谦同执。贼胁使降,不应。取少子季明加刃颈上曰:‘降我,当活而(尔)子。’果卿不答。遂并卢逖(杲卿甥)杀之。杲卿至洛阳,禄山怒曰:‘吾擢尔太守(前禄山闻其名,表荐杲卿为营田判官,假常山太守),何所负而反?’杲卿瞋目骂曰:‘汝营州牧羊羯奴耳,窃荷恩宠,天子负汝何事,而乃反乎?我世唐臣,守忠义,恨不斩汝以谢上,乃从尔反耶?’禄山不胜忿,缚之天津桥柱,节解以肉噉之,詈不绝,贼钩(古代兵器名,似剑而曲)断其舌,曰:‘复能骂否?’杲卿含胡而绝,年六十五。”

唐玄宗天宝十四年(公元七五五年)冬,平卢、范阳、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唐。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叛,城陷被俘。后押解到洛阳,安禄山责备他,他反唇斥敌,骂不绝口。安禄山使人割断他的舌头,他犹含糊痛骂不止。

后以“颜长山舌”用为忠勇斥敌以殉国的典故。宋.文天祥《正气歌》:“为张睢阳齿,为颜长山舌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愚谷

    源见“愚公谷”。指隐居之地。《南史.隐逸传序》:“藏景穷岩,蔽名愚谷。”亦借指隐居者。南朝梁元帝《〈金楼子〉序》:“若非隐沦之愚谷,是谓高阳之狂生者也。”【词语愚谷】   汉语大词典:愚谷

  • 斗南一人

    斗南,北斗之南,即天下。谓天下只此一人。形容品德或才学独步当时。见唐狄仁杰之事迹。狄仁杰(630-700年),字怀英,并州太原(今山西太原)人。以明经举,任汴州参军,后改授并州法曹参军,又调任大理丞,

  • 千羊之皮,不如一狐之腋

    腋:一作“掖”,胳肢窝。又特指兽腋下的毛皮。 一千只羊的毛皮,不如一块狐腋。 比喻选贤取士,在精不在多。语出《史记.赵世家》:“简子曰:‘大夫无罪。吾闻千羊之皮,不如一狐之腋。诸大夫朝,徒闻唯唯,

  • 呜呼哀哉

    原作“于乎哀哉”,为伤痛之辞。旧时祭文中常用以对死者的悲悼。后亦借以指死亡或事情完结,含有诙谐或讽刺的意味。《诗经》里有首讽刺周幽王的诗,诗人看到国势衰败,回忆西周初年的鼎盛局面时说,从前祖先受天命,

  • 眉黛

    古代女子以黛画眉,故称眉为“眉黛”。宋代赵彦卫《云麓漫钞》:“前代妇人以黛画眉,故见于诗词,皆云:‘眉黛远山。’今人不用黛而用墨。”黛:青黑色的颜料。【词语眉黛】   汉语大词典:眉黛

  • 吞炭漆身

    同“漆身吞炭”。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方正》:“臣不能吞炭漆身,今日复睹圣颜。”见“漆身吞炭”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毋丘俭》:“俭坚守,钦在外为游兵”。裴松之注:“斯义苟立,虽焚妻子,~,死而不恨也。

  • 纨扇恩情

    源见“班姬咏扇”。喻指君王恩宠。唐刘禹锡《和牛相公雨后寓怀见示》诗:“晓看纨扇恩情薄,夜觉纱灯刻数长。”

  • 横流沧海

    源见“沧海横流”。比喻时世动乱不安。清 丘逢甲《陈伯潜学士以路事来粤相晤感赋》诗之一:“横流沧海无安处,故国青山有梦思。”【词语横流沧海】  成语:横流沧海

  • 一夔应足

    源见“夔一足”。谓人才难得。宋辛弃疾《满江红.游清风峡和赵晋臣敷文韵》词:“叹只今人物,一夔应足。”

  • 椽笔

    源见“大笔如椽”。指大手笔,称誉他人文才出众。宋王安石《英宗皇帝挽辞》之一:“谁当授椽笔,论德在琼瑶。”金刘迎《代王簿上梁孟容副公》诗之一:“妙年椽笔赋《长杨》,一日名声满四方。”“椽”( chuá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