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韩康卖药

韩康卖药

晋.张方《楚国先贤传.韩康》:“韩康字伯休,京兆霸陵人也。常游名山,采药卖于长安市中,口不二价者,三十余年。”

又见《世说新语.栖逸》与《后汉书.隐逸.韩康》。

后用此比称神医良药的典故,也可指说话算数,说一不二。

《醒世恒言》卷二十六:“药按韩康无二价,杏栽董奉有千株。”


主谓 指医师归隐。语本《后汉书·韩康传》:“韩康字伯休,一名恬休,京兆霸陵人。家世著姓。常采药名山,卖于长安市,口不二价,三十余年。时有女子从康买药,康守价不移。女子怒曰:‘公是韩伯休耶?乃不二价乎?’康叹曰:‘我本欲避名,今小女子皆知有我,何用药为?’乃遁入霸陵山中。博士公车连征不至。”元·张雨《梧叶儿·赠龟溪医隐唐茂之》曲:“刘商观弈罢,~还。”△多用于隐居方面。


【典源】晋·皇甫谧《高士传》:“韩康字伯休,京兆霸陵人也。常游名山采药,卖于长安市中,口不二价者三十余年。时有女子买药于康,康守价,乃曰:‘公是韩伯休邪? 乃不二价乎?’康叹曰:‘我欲避名,今区区女子皆知有我,何用药为?’遂遁于霸陵山中。”《后汉书·逸民列传》亦载,文大略同。

【今译】 后汉隐士韩康字伯休,是京都霸陵人。常游各名山采药,在长安市上卖,三十多年来始终言不二价。一次有一女子向韩康买药,韩康照例不改价,女子说:“您是韩伯休吗? 也言不二价?”韩康叹道:“我本来想逃避名声,现在连普通女子都知道我了,还卖什么药呢?”于是隐遁于霸陵山中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隐士逃名避世; 也借指卖药等。

【典形】 伯休隐、不 二价、韩康避名、韩康卖药、韩康药、君是伯休非、卖药、卖药都市、卖药韩康、女子知伯休、山人卖药、无二价、学伯休、行药长安市、儿女识韩康、逃名卖药、卖药韩康伯、药倩韩康卖、不二名。

【示例】

〔伯休隐〕 宋·陆游《病酒宿士坊驿》:“卖药思从伯休隐,爱花却笑拾遗狂。”

〔不二价〕 明 · 袁宏道 《赠李医者》:“君非韩伯休,胡乃不二价?”

〔韩康避名〕 清·姜宸英《哭魏叔子》之二:“更无安道能求死,只有韩康解避名。”

〔韩康卖药〕 南朝陈·徐陵《长安道》:“韩康卖良药,董偃鬻明珠。”

〔君是伯休非〕 宋·陆游《老境》:“堪笑街头小儿女,问予君是伯休非?”

〔卖药〕 唐· 王季友 《酬李十六岐》:“炼丹文武火未成,卖药贩履俱逃名。”

〔卖药都市〕元·揭傒斯《大驾既幸上都》:“卖药都市中,疑是韩伯休。”

〔卖药韩康〕 清·丘逢甲《赠莫生》:“多君卖药高韩康,专从海上搜神方。”

〔女子知伯休〕 清·王士禛《与董苍水等小饮叶子吉学士斋》:“世情但竟牢石耶,女子犹知伯休那?”

〔山人卖药〕 唐·王勃《秋晚入洛于毕公宅别道王宴序》:“野老披荷,暂辞幽涧; 山人卖药,忽至神州。”

〔无二价〕 唐·高适《赠别褚山人》:“洛阳无二价,犹是慕风声。”

〔学伯休〕 宋·陆游《正月十六日送子虚》:“它时别作谋生计,卖药惟当学伯休。”


【词语韩康卖药】  成语:韩康卖药汉语词典:韩康卖药

猜你喜欢

  • 羊昙华屋

    唐.房玄龄等撰《晋书.谢安传》(卷七九):“羊县者,太山人,知名士也,为安所爱重。安薨后,辍乐弥年,行不由西州路。尝因石头大醉,扶路唱乐,不觉至西州门。左右白曰:‘此西州门。’昙悲感不已,以马策扣扉,

  • 投阁扬雄

    源见“扬雄投阁”。指曾经逃难避祸的扬雄。柳亚子《读史》诗之九:“不须更看阳秋笔,投阁扬雄善《美新》。”

  • 采兰子

    源见“南陔”。指孝子。宋王禹偁《送赵令公西京留守》诗:“趋庭采兰子,投刺茹芝翁。”【词语采兰子】   汉语大词典:采兰子

  • 炊粱梦

    源见“黄粱梦”。指梦幻。喻虚幻的人生富贵。清赵翼《健闲》诗:“仅留画饼名何用,且喜炊粱梦尚长。”

  • 新亭挥泪

    同“新亭对泣”。宋刘克庄《贺新郎.送陈真州子华》词:“多少新亭挥泪客,谁梦中原块土?”【词语新亭挥泪】   汉语大词典:新亭挥泪

  • 坐化

    佛教徒入寂(即死),多跏趺(交结左右足背,加于左右股上的一种坐法)端坐如生,俗称“坐化”。《通鉴.后晋纪.齐王开运三年》:“深意卒,方简嗣行其术,称深意坐化。”【词语坐化】   汉语大词典:坐化

  • 文字交

    《宋史.陆游传》:“范成大帅蜀,游为参议官,以文字交,不拘礼法。”宋孝宗淳熙二年(公元一一七五年),诗人范成大任四川军事统帅,陆游应邀西行入蜀,为参议官。在公职上他们虽为上下级,但在私交上却不拘礼法,

  • 五车腹笥

    源见“五车书”、“孝先便腹”。形容读书多,学识渊博。《警世通言.钝秀才一朝交泰》:“说起他聪明,就如颜子渊闻一知十;论起他饱学,就如虞世南五车腹笥。”【词语五车腹笥】  成语:五车腹笥汉语大词典:五车

  • 三表五饵

    《汉书.贾谊传赞》:“及欲试属国,施五饵、三表以系单于,其术固以疏矣。”颜师古注:“《贾谊书》谓爱人之状,好人之技,仁道也;信为大操,常义也;爱好有实,已诺可期,十死一生,彼将必至:此三表也。赐之盛服

  • 蹈海之志

    同“蹈海之节”。晋陆机《演连珠》之四八:“是以吞纵之强,不能反蹈海之志。”偏正 投海而死的志向。《文选·陆机〈演连珠〉》:“不能反~。”△用于赴难方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