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韦弦之戒

韦弦之戒

源见“韦弦”。谓自我规戒。唐元稹《授裴向左散骑常侍判》:“予欲用为垂珰夹乘之官,以代吾盘盂韦弦之戒。”


【典源】《韩非子·观行》:“西门豹之性急,故佩韦以自缓; 董安于之心缓,故佩弦以自急。”汉·王充《论衡·率性》:“西门豹急,佩韦以自缓; 董安于缓,带弦以自促。急之于缓,俱失中和,然而韦弦附身,成为完具之人。能纳韦弦之教,补接不足,则豹、安于之名可得参也。”《后汉书·独行列传·范冉传》:“ (范冉) 后辟太尉府,以狷急不能从俗,常佩韦于朝。”

【今译】 战国时魏国的西门豹性情急躁,就佩带软皮带,提醒自己从容和缓些; 春秋时晋国的董安于性情迟慢,就佩带弓弦,提醒自己紧张迅速些。后人也有采用这种办法的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示自我规戒,弥补不足,改掉缺点。

【典形】 佩韦、佩韦心、佩弦、韦弦、韦弦佩、韦弦之戒、弦韦、佩韦以戒。

【示例】

〔佩韦〕 南朝宋·鲍照《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》:“昧心附远翰,炯言藏佩韦。”

〔佩韦心〕 北周 · 庾信 《西门豹庙》:“恭闻正臣祀,良识佩韦心。”

〔佩弦〕 唐·白居易《何士乂可河南县令制》:“然能佩弦以自导,带星以自勤。”

〔韦弦〕 唐·柳宗元《虞鸣鹤诔》:“愉乎其和,确尔其坚。更为砥砺,咸去韦弦。”

〔韦弦佩〕 唐·杜牧《送杜��赴润州幕》:“还须整理韦弦佩,莫独矜夸玳瑁簪。”

〔韦弦之戒〕 唐·元稹《授裴向左散骑常侍判》:“予欲用为垂珰夹乘之官,以代吾盘盂韦弦之戒。”

〔弦韦〕 唐·李白《任城县厅壁记》:“镝百发克破于杨叶,刀一鼓必合于桑林。宽猛相济,弦韦适中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飞锡杖

    同“飞锡”。唐王维《过卢员外宅看饭僧共题》诗:“上人飞锡杖,檀越施金钱。”

  • 截鹤

    《庄子.骈拇》:“是故凫胫虽短,续之则忧;鹤胫虽长,断之则悲。故性长非所断,性短非所续,无所去忧也。”鹤腿长,凫腿短,这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,不可人为的加长或截短。比喻应顺其自然,不可随意损益。宋.陆

  • 谦受益

    意思是谦逊会得到益处。《书.大禹谟》:“满招损,谦受益。”【词语谦受益】   汉语大词典:谦受益

  • 雨旸时若

    《书.洪范》:“曰肃,时雨若;曰乂,时旸若。”后以“雨旸时若”谓气候调和,晴雨适时。元马致远《荐福碑》二折:“雨旸时若在仁君,鼎鼐调和有大臣。”主谓 旸,出太阳;时,及时、适时;若,句末助词,无义。下

  • 堆盐

    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谢太傅(安)寒雪日内集,与儿女讲论文义。俄而雪骤,公欣然曰:‘白雪纷纷何所似?’兄子胡儿(谢朗也)曰:‘撒盐空中差可擬。’兄女(谢道蕴)曰:‘未若柳絮因风起。’公大笑乐……”谢安

  • 张公吃酒,李老如泥

    同“张公吃酒李公醉”。元 李伯瞻《殿前欢.省悟》曲:“痴儿辈,参不透其中意。止不过张公吃酒,李老如泥。”

  • 屋上乌

    汉.伏胜《尚书大传.牧誓.大战》:“爱人者,兼有屋上之乌。”汉.刘向《说苑.贵德》:“武王克殷,召太公而问曰:‘将奈其士众何?’太公对曰:‘臣闻爱其人者,兼屋上之乌;憎其人者,恶其余胥。’”古语所谓“

  • 柏梁高宴

    此为汉武帝筑柏梁台与群臣宴饮之事。后以此典形容君臣饮宴赋诗。汉武帝元鼎二年(前115年)春天,在长安城内建柏梁台,高二十丈,用香柏为殿梁,可以香闻数十里。汉武帝在台上摆酒设宴,诏群臣一起作诗。此典又作

  • 商羊识雨

    同“商羊舞”。宋孔武仲《江豚诗》:“乌鹊知风,商羊识雨。”

  • 见贤思齐

    《论语.里仁》:“子曰:‘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’”孔子说:“看见贤人就想向他看齐。”后因以为向贤人学习之典。《汉书.王莽传下》:“莽闻而说(同悦)之,下诏申敕公卿思与厥齐。”连动 见到品德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