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志.魏书.陈泰传》:“古人有言:‘蝮蛇螫手,壮士解其腕。”亦作“壮士断腕。”蝮蛇有剧毒,手被咬破能致人于死命。故有胆量的人一旦被蛇咬伤了手,立即断腕,以免毒素漫延全身。后用以比喻在紧要关头,能当
源见“凌烟阁”。表示建立了卓越功勋,名垂青史。宋韩元吉《水龙吟.寿辛侍郎》词:“明年看取,锋旗南下,六骡西走。功画凌烟,万钉宝带,百壶清酒。”
源见“黄耳传书”。谓传递书信。宋钱惟演《与客启明》诗:“梦欲成鱼通夕去,书曾凭犬隔秋回。”
源见“八咏诗”。指金华玄畅楼,泛指吟咏之场所。唐严维《送人入金华》诗:“明月双溪水,清风八咏楼。”【词语八咏楼】 汉语大词典:八咏楼
《魏书.吐谷浑传》:“阿豺兼并羌氏,地方数千里,号为强国。……会暴病,临死召诸子弟告之曰:‘先公车骑(指树洛干,阿豺的兄长,自号车骑将军,死后,其弟阿豺被立为国君)舍其子虔以大业属吾,吾岂敢忘先公之举
始终:本指产生和死亡,这里是偏义复词,专指死亡。 死亡是万物的最终归宿。语出晋.陆机‘《吊魏武帝文》:“夫始终者,万物之大归;生死者,生命之区域。”唐.骆宾王《伤祝阿王明府并序》:“然而始终者,万物
源见“桓山之悲”。喻悲叹兄弟离散。晋陆机《豫章行》:“三荆欢同株,四鸟悲异林。”
《世说新语.汰侈》:“王君夫(恺)以?精澳釜(?,或作饴;澳,洗刷),石季伦(崇)用蜡烛作炊。君夫作紫丝布步障碧绫里四十里,石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。石以椒为泥,王以赤石脂泥墙。”晋石崇以劫夺致富,曾
同“鹤唳风声”。宋叶適《高宗皇帝挽词》之二:“鹤唳空虚警,云生仗自移。”【词语鹤唳】 汉语大词典:鹤唳
《汉书.枚乘传》:“吴王之初怨望谋为逆也,乘奏书谏曰:‘……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,上悬无极之高,下垂不测之渊,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。’”西汉文士枚乘用“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”来形容极其危急的险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