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隐形仲甫

隐形仲甫

晋.葛洪《神仙传》卷三《李仲甫》:“李仲甫者,丰邑中益里人也。少学道于王君,服汞丹有效,兼行遁甲,能步诀隐形。年百余岁转少。初隐百日,一年复见形。后遂长隐,但闻其声,与人对语饮食如常,但不可见。”

道教有隐形术之说,认为人经过修炼可以隐去身形。《神仙传》所载李仲甫学术之后,能隐百日,若继续修炼,可长期隐形,但闻其声,不见其人。后用为咏仙术之典。

唐.韩愈《同窦韦寻刘尊师不遇》诗:“犹疑隐形坐,敢起窃桃心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足鼎

    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“〔蒯通曰:〕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参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”后常因以“三足鼎”比喻三雄或三方对峙并立的势态。唐刘禹

  • 张良箸

    源见“留侯借箸”。指高才献策。元谢应芳《赠章彦复省掾》诗:“祖逖鞭方着,张良箸欲筹。”

  • 钗盒盟

    唐陈鸿《长恨歌传》载:传说唐明皇与杨贵妃“定情之夕,授金钗钿合(盒)以固之”。后因以“钗盒盟”为男女定情之典。清洪昇《长生殿.情悔》:“随风去,信路行。荡荡悠悠,日隐宵征。依月傍星,重寻钗盒盟。”【词

  • 不乐为车公

    参见:车公醉欢

  • 折腰

    源见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。谓屈身事人。唐李白《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》诗:“华发长折腰,将贻陶公诮。”宋贺铸《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》诗:“伊人濮阳秀,方厌折腰辱。”【词语折腰】   汉语大词典:折腰

  • 横槊赋诗

    唐.元稹《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》:“建安之后,天下之士遭罹兵战,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,往往横槊赋诗,故其遒壮抑扬、冤哀悲离之作,尤极于古。”又宋.苏轼《赤壁赋》:“方其破荆州,下江陵,顺流而东也,

  • 泣路穷

    同“哭途穷”。清钱谦益《六月廿七日舟发潞河书事感怀寄中朝诸君子》诗之一:“素衣待放还三宿,未忍驱车泣路穷。”

  • 锦缠

    同“锦缠头”。元 兰楚芳《粉蝶儿》套曲:“初来时争着与他锦缠,则为他那歌讴宛转。”【词语锦缠】   汉语大词典:锦缠

  • 不患寡而患不均

    指分配不公平或处理事情不合理。鲁国执政大夫季氏打算派兵攻打一个附庸小国颛臾,以扩大自己的地盘。孔子对此十分反对,而他的学生冉有因为在季氏家作家臣,却站在季氏的立场上说,颛臾地近鲁国,如果不取,将来要给

  • 羊羔息

    羊羔:小羊。息:利息。指一种年利加倍的高利贷。蒙古灭金后,北方久经战乱,经济残破。蒙古贵族所征赋税繁重,百姓无力应付,往往向回回商人举借高利贷。利息一年加倍,而后,本利相合,再计新利,称为羊羔息,又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