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钻穴逾墙

钻穴逾墙

孟子.滕文公下》:“不待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钻穴隙相窥,逾墙相从,则父母国人皆贱之。”后以“钻穴逾墙”指偷情、私奔、偷窃等行为。金王若虚《五经辨惑二》:“予谓女之奔人,直淫佚耳,亦钻穴逾墙之类。”《醒世恒言.赫大卿遗恨鸳鸯绦》:“至如上蒸下报,同人道于兽禽;钻穴逾墙,役心机于鬼蜮。”


并列 偷情、偷窃等不光明的行为。语本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不待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钻穴隙相窥,逾墙相从,则父母国人皆贱之。”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槐西杂志四》:“然则~,即地下亦尚有祸患矣。”※钻,不读作zuàn。△贬义。多用于描写不良行为。也作“逾墙钻穴”、“钻隙逾墙”、“钻穴逾垣”、“钻穴逾隙”。


【词语钻穴逾墙】  成语:钻穴逾墙汉语词典:钻穴逾墙

猜你喜欢

  • 饥食一箪

    源见“箪食瓢饮”。形容生活清苦。三国 魏阮籍《咏怀》诗之六十:“渴饮清泉流,饥食并一箪。”

  • 旦气

    《孟子.告子上》:“其日夜之所息,平旦之气。”朱熹集注:“平旦之气,谓未与物接之时,清明之气也。”后因以“旦气”泛指朝气。清褚人获《坚瓠补集.绮语销魂》:“夫销魂者,即坏心田之谓也……其曰‘最是断肠禁

  • 冤家路狭

    见“冤家路窄”。《红楼梦》100回:“真正俗语说的,冤家路儿狭,不多几天,就闹出人命来了。”【词语冤家路狭】  成语:冤家路狭汉语大词典:冤家路狭

  • 箕张口

    《史记.天官书》:“箕为敖客,曰口舌。”唐.司马贞《史记索隐》:“《诗》云:‘维南有箕,载翕其舌。’又《诗纬》云‘箕为天口,主出气。’是箕有舌,象谗言。”箕,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,因它象张着大嘴的样子,

  • 百城书卷

    源见“坐拥百城”。形容藏书丰富。清董元恺《沁园春.上巳过皖江》词:“今归去,只百城书卷,任我徜徉。”

  • 邪魔外道

    佛家语。指妨害正道的邪说和行为,也泛指一切妖魔鬼怪。《药师经下》:“信世问邪魔外道,妖孽之师,妄说祸福。”并列 邪魔,妖魔。原为佛教用语,指妨害正道的妖魔、邪说及行为。后泛指异端邪说或不正当的门路。《

  • 金谷友

    《世说新语.仇隟》:“孙秀即恨石崇不与绿珠,又憾潘岳昔遇之不以礼。后秀为中书令,岳省内见之,因唤曰:‘孙令,忆畴昔周旋不?’秀曰:‘中心藏之,何日忘之?’岳於是始知必不免。后收石崇、欧阳坚石,同日收岳

  • 戈挥日回

    源见“挥戈回日”。形容大力挽回危局。唐李白《上崔相百忧草》诗:“共工赫怒,天维中摧……箭发石开,戈挥日回。”

  • 李公颠

    源见“张公吃酒李公醉”。指移花接木或顶替。清黄遵宪《再述》诗之三:“朝议正为刘氏袒,里优忽唱李公颠。”

  • 礼乐为钩

    把以礼乐治理天下看作是用钩钓鱼。《淮南子.俶真训》:“是故以道为竿,以德为纶,礼乐为钩,仁义为饵,投之于江,浮之于海,万物纷纷,孰非其有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