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染指”。指精美的食物。元方回《寓杭久无诗长至后偶赋怀归五首呈仁近仲实》之四:“归与儿曹煮春荠,故应有味胜鼋羹。”【词语鼋羹】 汉语大词典:鼋羹
源见“塞翁失马”。比喻世事多变,祸福相倚。清黄遵宪《到家》诗:“大海走鳗寻有迹,老翁失马卜难知。”
源见“苏秦六印”。表示官位显赫。宋赵善括《沁园春.问舍东湖》词:“无言独坐南斋,好唤取芳尊相对开……无用千金,休悬六印,荆棘谁能满地栽?”
《庄子.外物》:“儒以诗礼发冢。”郭象注:“诗礼者,先王之陈迹也,苟非其人,道不虚行,故夫儒者乃有用之为奸,则迹不足恃也。”成玄英疏:“是以田恒资仁义以窃齐,儒生诵诗礼以发冢,由是观之,圣迹不足赖。”
源见“泾渭分明”。比喻事物的是非、善恶。唐杜甫《秋雨叹》诗:“去马来牛不复辨,浊泾清渭何当分?”元刘秉忠《木兰花慢.望月婆罗门引》词:“谁辨浊泾清渭,一任东流。”见“清渭浊泾”。唐·杜甫《秋雨叹》:“
源见“借寇恂”。称赞地方官德政卓著,深受人民爱戴挽留。唐柳宗元《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》诗:“褒德符新换,怀仁道并遮。”
《世说新语.棲逸》:“李廞(音xīn)是茂曾第五子,清贞有远操,而少羸病,不肯婚宦。居在临海,住兄侍中墓下。既有高名,王丞相(导)欲招礼之,故辟为府掾。廞得牋命,笑曰:‘茂弘乃复以一爵假人!’”李廞,
源见“重九登高”。古俗重阳节取茱萸缝袋盛之,佩系身上,祛邪辟恶。唐郭元振《子夜四时歌.秋歌二》:“辟恶茱萸囊,延年菊花酒。”【词语茱萸囊】 汉语大词典:茱萸囊
这是孟子确定的大丈夫标准。意思是不因身处高位而随心所欲,胡作非为;不因身处卑贱而放弃原则,改变操守;不因别人威逼而降志辱身。一个叫景春的人对孟子说,公孙衍、张仪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啊!他们一发怒,
没有看到以往文献典籍记载过,犹言无根据、无来历。宋代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六:“俗语云:‘但存方寸地,留与子孙耕。’指心而言也。三字虽不见于经传,却亦甚雅。”述宾 在经传上见不到这样的记载。比喻没有根据